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近日,記者走進雨城區河北街道聯坪村,陽光灑在新鋪設的銀色供水管道上,折射出點點光芒,村民王文義站在自家小院里,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汩汩流出,她捧起一掬水,笑意從眼角漾開:“往年到了這幾個月,隔三岔五就停水,水渾得都能見沙,現在一擰就有清泉,洗衣做飯再也不愁了!”這一幕,正是河北街道城市供水管網延伸項目落地后,村民生活煥然一新的真實寫照。
“以前,聯坪村、紅星村、斗膽社區和沙溪社區的居民生活用水大多都依賴于聯坪供水站供水,而受極端天氣影響,供水站所需的地表水資源急劇減少,去年7月,更是出現了水源枯竭的情況,街道內1186戶近5800名村民陷入‘用水荒’。”河北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郭磊說,街道雖緊急采取打井取水、安裝便民取水點等方式為民“解渴”,仍不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我們要喝水!”的呼聲在河北街道越來越高,民生之渴,迫在眉睫。
“群眾急難愁盼,就是我們的行動號角!”河北街道迅速將農村飲水安全作為一項重點民生工程,成立專項攻堅組,爭取各級資金400萬元,于2024年11月12日啟動設施了城市供水網管延伸項目。經過70天晝夜奮戰,施工隊跨越山地溝壑,在陡坡密林間開鑿出了26公里供水“生命線”,并新建3座蓄水池、3座提水泵房,聯坪村等四個村組1186戶居民入戶水表全部完成安裝。
“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還采取了以工代賑工作模式,累計聘用當地群眾30人參與建設,共計發放勞務報酬約25萬元。”郭磊介紹,以工代賑的工作模式讓當地百姓通過務工形式參與項目建設、獲取勞動報酬,實現了加快施工進度、保障工程質量和群眾增收致富“三贏”的良好局面。
如今走進聯坪村,嶄新的300立方米的蓄水池碧波輕漾,提水泵房的嗡鳴聲規律如心跳。“現在洗衣做飯再不用半夜等水,水費在村委會就能交,省心!”村民騫秀富說,街道還建立了水質動態監測機制,定期排查管網設備,確保每一滴水都安全達標。
清泉入戶,潤澤民心。站在新鋪設的管道旁,郭磊望向遠處的村落:“從前‘望天吃水’的日子結束了,接下來我們將聚焦農村供水安全,深入實施農村供水保障、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工程,讓鄉親們從‘喝上水’變成‘喝好水’!”
▌記者:楊欣雨(部分內容源自河北街道)
▌編輯:楊欣雨
▌審核:徐召紅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有關雨城的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