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村,屬于福建寧德市屏南縣熙嶺鄉,與屏南縣人氣最旺的古村落四坪村相距僅五公里左右。龍潭村是一座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隱藏于深山,村子依山勢而建,古民居錯落有致,小橋流水、靜謐清幽,走進龍潭,目光所及便是詩詞里的世外桃源。
龍潭村始祖陳善公在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從寧德陳山下遷入,陳山下也是一個古村落,就是現在寧德市蕉城區洋中古鎮的東山村,東山村陳氏家族始祖陳紀在南宋時期曾任柳州知州,家族后裔在陳山下繁衍擴大,又陸續向附近外遷。
此后龍潭村又有傅、楊、高、葉、周、韋等姓氏族人遷入,雖然姓氏多了,但龍潭村自古以來鄰里之間互敬互幫,相處和睦。傅姓家族走下坡路的時候陳氏家族的陳善陳財父子,負責照顧傅家的傅江、傅海的晚年生活。不過后來另外幾個家族或外遷或沒落,龍潭村還是以陳姓為主。
村子以前叫龍潭里,穿村而過的小溪叫西溪,由后山流下。福建寧德地區很多古村落都曾經叫“XX里”,比如古田的前洋村也叫前洋里。不知道這個“里”具體有什么說法?不過讀起來似乎比村更順口,也有內涵。
一個“里”,為龍潭添了幾分古意,加上整個村子大量的古民居、古建筑帶來的濃濃的藝術感,讓這里成了文藝青年的靈感勝地。寫生、畫畫的,攝影創作的“藝術家”們紛至沓來。
當然,最多的還是來此旅游打卡的游客,穿行在古樸的石板路上、小巷弄里,很容易讓人穿越至理想中的世外清凈之地。藏在大山褶皺里的古村,如一枚古老的印章,拓在歲月的紙上,刻在每一位到此的人心里。
青磚砌墻,簡樸厚重,時間是最細膩的雕刻家,以無聲的筆觸,刻畫出歲月的肌理。龍潭不大,古韻悠長,夯土實木結構的雙層古民居沿溪而建,不是江南水鄉,卻勝江南。
福建人習慣把大宅叫厝,龍潭村現存古厝數量多,且大部分保存完好,傳承了深厚的傳統古建精髓,這些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時期,黃泥墻斑駁顯滄桑,黑瓦厚重遮風雨。
最妙的是彎曲的屋檐,線條如山巒般高低起伏。兩側飛檐猶如鳥兒展翅,伸向群山的懷抱。現在很多古建筑被改造成書屋、博物館、音樂室、畫室等,免費服務村民和游客,這是對歷史文化最好的傳承。
溪水潺潺,悠悠秘境,這里,人人都可以是藝術家。午后的陽光從稀疏的云縫間漏下,斜陽被流云趕到天邊。窗外古老的柿子樹枝干遒勁,每一處疤痕都是積蓄新生力量的證據。
藝術源自這片土地,流淌于日常生活的真摯表達。它可以是詩,是畫,是音樂,是雕塑,是一切源于生命的直覺,更是鄉民們在庸常歲月里不曾訴之于口的對土地的深情依戀。
源于山野的饋贈,都讓我們的夢境如畫般豐盈、絢爛。山色朦朧,籠罩在輕紗般的霧靄之中,屋頂上升起的裊裊炊煙延續了六百多年,期待著你的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