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唐亞】編者的話:緣何平凡?又何以偉大?對于在黃巖島值守的中國海警而言,平凡是默默無聞的堅守,偉大是肩頭承載的使命和擔當。這些衛國戍邊的英雄來自天南地北,他們是平凡家庭中的丈夫、父親、兒子和兄弟,有著和我們相似的家庭角色和情感牽掛。但他們又是不平凡的——他們將人生軌跡納入祖國的海防事業,以“小我”成就“大我”。《環球時報》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海警局直屬第三局高欄艦編隊,聽來自高欄艦、萬山艦和鶴寶艦的海警執法員講述他們在“祖宗海”度過的一個個日與夜。航行在祖國南端的碧海藍天中,面對風浪、孤獨與來自陸地的牽掛,他們用熱血和忠誠鑄就一道無形的“海上長城”。
高欄艦:碧藍之海上,國門在每位海警執法員心中
清晨6時30分,海警高欄艦執法員汪宗鐵準時醒來,從房間里的窗戶往外看去:火紅的太陽躍出海平面,給起伏的海浪鍍上一層波光粼粼的金色。他并非在欣賞黃巖島海域朝陽升起的美景,而是基于多年的職業習慣,在觀察海況以及查看附近過往的船只。
圖1:高欄艦海警執法員汪宗鐵房間的窗戶旁放有一架微微掉漆的望遠鏡。(中國海警局供圖)
洗漱完畢,整理好衣帽后,這位瘦削如一柄利劍的執法員便在全艦巡查一遍,從起著“大腦”作用的駕駛室,到機艙這一“心臟樞紐”,再到前后甲板、炊事班。
自2019年中國海警局直屬第三局成立以來,高欄艦積極履行使命,維權執法,戍守海疆,參加了黃巖島等南海島礁值守、轄區漁業執法、油氣平臺巡查、海上救援等行動。
在高欄艦上,“75后”汪宗鐵是傳奇人物。每每提起他,艦上的其他執法員都會挺起胸膛,肅然起敬道:“他是有勇有謀的真英雄!”2014年,汪宗鐵因在全國邊海防工作中表現優秀,被授予“全國衛國戍邊英模”稱號。
不光是汪宗鐵,高欄艦上的“無名英雄”也讓年輕的海警執法員們欽佩不已。從中國漁政體系轉改而來的陳洪茂今年54歲,他1994年加入中國漁政,負責出海值守南海島礁。31年來,他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是不折不扣的“老守海人”。從漁政到海警,陳洪茂也從出海時一邊干活一邊嘔吐的“阿茂”,變成了大家口中的“茂叔”。
圖3:高欄艦海警執法員陳洪茂正在執勤。(中國海警局供圖)
“上世紀90年代末,外國飛機幾乎天天從我們頭頂上飛過,有時候恨不得拿根竹竿把它們‘掄’下來!現在可好了,我們有自己的艦載無人機,要不了多久就能繞黃巖島飛一圈。”茂叔回憶起曾經的守礁時光,感慨萬分——起初,漁政船只噸位小,沒有配備凈水器,船上用水得按規定配額,遇到下雨天時,全船的人都到甲板上接雨水儲存,就著雨水洗澡、洗衣服。
茫茫海域,一代又一代的“守海人”前赴后繼,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位于祖國南端的碧藍之海。溫沐健2019年成為第一批加入高欄艦的海警執法員,他去年剛剛結婚。提起新婚妻子,溫沐健笑盈盈地說,原先談戀愛時,最怕出海前吵架,整個航次都因此悶悶不樂,“現在出海,妻子不像以前那樣擔心了。她說,當我們在守衛黃巖島時,黨和國家就是我們最堅實的后盾”。
太陽已完全升起,兩只海鷗正跟隨高欄艦劃過海面的白色航跡起伏翱翔,汪宗鐵看向黃巖島的方向,目光如炬:“海上并無國門,國門在每位海警執法員的心中。”
萬山艦: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海警事業中
中午12時,海警萬山艦執法員邱燦輝來到后甲板,開始無人機例行巡航工作。不遠處,黃巖島島礁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
圖4:萬山艦海警執法員邱燦輝用無人機拍攝的執法艇巡邏照片。(中國海警局供圖)
邱燦輝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最讓他激動的,還是乘坐執法艇在黃巖島海域巡航。執法艇在碧藍海面上劃出的波浪像是白色巨龍,兩旁的海水呈夢幻般的藍綠色,清澈見底,深色的陰影是礁石。這位27歲的海警執法員說:“近兩年,黃巖島生態恢復得很好,低潮時能看到魚群、珊瑚和硨磲等。”
“如果不是加入中國海警,我哪有機會看到這么壯麗的海域。”來自四川大涼山的“00后”彝族小伙子陳懂華同樣驚嘆于“祖宗海”的波瀾壯闊。陳懂華的彝族語名字叫吉克懂華,頗受年輕人喜愛的女歌手吉克雋逸是他的堂姐。陳懂華自小就夢想著衛國戍邊,4年前他毅然加入中國海警,經歷了生平的諸多第一次:第一次出海、第一次暈船、第一次見到黃巖島……他說,自己“跨過千山、踏遍萬水”才從大涼山來到黃巖島,盡管去年休假回家是他4年來第一次趕上彝族年,但“一家不圓,萬家圓”。當他給家人展示黃巖島日出日落的照片時,大家都由衷地為他感到自豪。
目前,萬山艦海警執法員的任務是對黃巖島進行常態化管轄,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自去年11月黃巖島領海基線頒布以來,中國海警局直屬第三局加強了在黃巖島領海及周邊海域的巡航值守力度。僅今年第一季度,除必要靠岸補給外,萬山艦基本上都在海上。
遠離陸地、缺少補給,在動輒數十天的值守任務期間,萬山艦“戰風斗浪”的同時,還面臨高溫、高鹽、高濕的“三高”環境。此外,黃巖島附近沒有信號基站,只能靠衛星電話與外界聯系,海警執法員需要克服“與世隔絕”的困頓。為此,執法員周海燕和大家一起規劃出一片“等比縮小”的羽毛球場。休息時,這片小小的羽毛球場擠滿了想要一展球技的海警執法員。
萬山艦上配備了圖書閱覽室、健身房、視頻剪輯工作室等。邱燦輝便是在萬山艦上成長起來的“多面手”,他喜歡攝影,自學了修圖和視頻剪輯技能。邱燦輝參加了海警支隊組織的無人機操縱培訓,成為萬山艦上首批無人機飛手。邱燦輝又陸續教出四五個“徒弟”,萬山艦的無人機飛手隊伍由此壯大。邱燦輝說,無人機不僅能夠協助偵查海陸態勢,還能錄像取證,對萬山艦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來說是如虎添翼。
海浪起伏間,萬山艦海警執法員日復一日地堅守在祖國南端,卻從來不覺得枯燥乏味。對此,周海燕深有感觸:“對我們來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海警事業中,就是最高級的快樂!”
鶴寶艦:黃巖島領海基線為維權執法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
臨近下午6時,夕陽染紅了海天交際處,近3米高的浪花不斷拍擊著鶴寶艦的船體。海警鶴寶艦執法員高峰顧不上顛簸,在駕駛室對不遠處的外國船只進行中英雙語喊話:“這里是中國海警,你船現已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巖島毗連區,請你船遵守相關國際公約和中國有關法律法規,依法航行。”
待外國船只遠離后,高峰才松了口氣,很快又聚精會神地投入到工作中。高峰說,像這樣的近距離對峙場景幾乎每天都有,哪怕是深夜,他也難以進入深度睡眠,時不時得起來查看房間里的航行復示器,了解艦艇目前的位置、航向和航速等信息。
鶴寶艦噸位小,機動性能高,是黃巖島海域維權執法的“第一道防線”。高峰說,鶴寶艦海警執法員的責任重大,不光要跟意圖侵闖黃巖島的外國船只“面對面”交鋒,還肩負著打擊海上販毒、走私等違法犯罪行為的重擔。
行船三分險,更不用說經常執行跟蹤監視、航路管制、登臨檢查等任務的鶴寶艦了。“我們艦的執法員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年輕,二是吃苦耐勞。”高峰介紹說,“95后”“00后”是鶴寶艦的主力軍,年輕的他們以一腔愛國熱血化解常年漂泊在海上的艱辛。
圖7:鶴寶艦海警執法員吳家旭正在瞭望。(中國海警局供圖)
層層浪花記錄著海警執法員的無言堅守,黃巖島領海基線更像是一道無形的“海上防線”。海警執法員吳家旭表示,面對外國船只的侵擾,中國海警在維權執法過程中,始終依法依規,而去年黃巖島領海基線的頒布為他們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支持,“這讓我們能夠更為主動地應對海上各種突發狀況”。
中國漁民:看到中國海警就像看到自家兄弟
黃巖島是中國南海中沙群島的一部分,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島礁四周高、中間凹,形成一個天然的潟湖。漲潮時,海面上只能看到幾塊裸露的巖石;但海面下,如“定海神針”一樣的島礁從3000多米的深海拔地而起。這座島礁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附近海域不僅擁有珍貴的漁業資源,還蘊藏豐富的油氣、金屬礦產資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
黃巖島島礁組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尤其是中間的潟湖,水位淺、溫度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長,小魚為覓食聚集于此,大魚為捕食小魚跟隨而至。自古以來,黃巖島便是中國漁民賴以為生的“福地”,常見經濟魚類有石斑、鰻魚、海鯉等。來自廣東湛江漁船的船長黃亞文今年63歲,他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以跑船、打漁為生。40多年來,他東奔西走,跑遍南海和東南亞海域,但他仍然對黃巖島情有獨鐘。這位頭發花白的老船長說,打漁這么多年,他還是覺得黃巖島的魚“最好吃”。
圖8:廣東湛江漁船船長黃亞文站在黃巖島潟湖前。(中國海警局供圖)
黃亞文說,2010年前后,一些外國漁船經常非法侵闖黃巖島海域,不僅以毒魚、電魚、炸魚等違規作業的方式搶奪資源,嚴重破壞海域生態,還欺侮過中國漁民。“這幾年好多了,有(中國)海警在,外國漁船不敢過來!特別是去年11月后,放眼黃巖島,只能看到我們中國的漁船。”提起中國海警,黃亞文的語氣分外親熱,“我們出海時間長,經常兩三個月連續在黃巖島打漁,看到(中國)海警就像看到自家兄弟!”
漁民群體年齡普遍偏大,常年在海上風吹日曬,難免病痛纏身,海警的隨艦醫生會為漁民免費診療、運送藥品。今年3月初,萬山艦隨艦醫生劉運晃和衛生員張亮所在的“海上移動醫療隊”,先后乘坐執法艇前往作業漁船救治痛風和右側頜面部淋巴結腫脹的漁民。
圖9:高欄艦在黃巖島附近巡航。(中國海警局供圖)
對于黃巖島的未來,海警執法員憧憬美好。汪宗鐵一首名為《黃巖新夢》的詩在高欄艦上廣為流傳:千年石塘懸海外,一灣新城入夢來,莫問守海春幾許,黃巖漁翁笑開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