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林佩瑤
4月29日下午,臺兒莊區召開“棗歸鄉·聚勢啟新程——臺兒莊區‘榴棗歸鄉’工程成果發布暨發展展望主題”新聞發布會。臺兒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區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閆鑫作新聞發布辭,他提到,截至2024年底,全區常住人口同比增長1500人,駐棗院校畢業生留棗就業新增507人,技能人才總量突破2萬人,高技能人才達8000余人,持證社會工作人才達300余人。
閆鑫介紹,臺兒莊區“榴棗歸鄉”工程階段性成果顯著。臺兒莊區建成5個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推動工業機器人、機械制造、數控操作等領域技能人才培養。聚焦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培養1615人高技能人才。與青島科技大學進行校地簽約合作,組織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12場,打通人才輸送“最后一公里”。去年,臺兒莊區新獲批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1家、省市“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5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家、市重點實驗室4家。搭建“政企銀”對接平臺,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1.4億元、創業擔保貸款5847.5萬元,直接扶持創業100余人。
同時,臺兒莊區堅持傳統與新興產業雙輪驅動,去年累計新開工過億元項目37個,過億元富民項目6個。聚焦“家門口就業”,大力實施社區微業計劃,打造“共富工坊”、“媽媽崗”驛站等就業陣地,構建“區級統籌、鎮街協同、社區落地”三級就業體系。培育形成馬蘭按揭農業、邳莊板材產業園等特色產業項目,累計吸納近萬人實現穩定就業。強化人力資源服務賦能,為產業引才提供全鏈條支撐,2024年新增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3家,構建起“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立體化服務網絡。
此外,實施“青年人才強基工程”,開展“青年人才優選”“繼續緊缺人才引進”等系列活動,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活動58場,引進博士、海外留學生等高層次人才24人,招引大學生2050人,為區域外9名在編人才辦理入編調動,青年人才“歸巢率”顯著提升。培育“黃花牛肉面”“張家狗肉”等特色品牌技能項目10個,培養鄉土特色品牌人才500余人,成功創業120人,帶動就業3000余人。32人在市級鄉土特色品牌技能大賽中獲評“技能大師”“技術能手”“技能標兵”稱號。依托“青鳥計劃”開展7場“家鄉行”活動,組織12所高校130余名學子實地感受臺兒莊發展活力,建立3處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組織44家企業開展“高校直通車”活動11場,先后走進山東科技大學、江蘇大學等院校,達成就業意向300余人。
閆鑫提到,臺兒莊區靶向引進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瞄定“鋰機材紡紙”五大主導產業發展需要,實施“棗莊學子家鄉行”“功在桑梓”等品牌活動,靶向引進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持續深化“榴棗歸鄉”樣板點建設,優化三公里就業服務圈,培育“一鎮一業”示范鎮,形成“星羅棋布、串點成鏈”的就業格局,讓更多人口、人才在臺兒莊“安身、安心、安業”。吸引更多的人口、人力、人才到臺兒莊安家落戶。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進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創建,推動科創平臺提檔升級,構建“金字塔型”人才結構,讓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夯實技能人才培育根基,組織技能人才培養擴面提質行動,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升級“榴棗歸鄉”政策禮包,完善服務保障機制,暢通人才服務綠色通道,針對人才發展“量體裁衣”,建立人才服務閉環,在創新創業、職稱評聘、子女教育、人才公寓等方面提供“定制化”服務,建立“引進—培育—服務”全周期閉環。
會上,區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瑞華特別介紹了臺兒莊區女性就業創業工作的相關情況。她提到,自“榴棗歸鄉”工程實施以來,臺兒莊區婦聯充分發揮引領服務聯系職能優勢,優化婦女就業創業環境,為女性就業創業搭平臺、提技能、樹典型,多舉措促進婦女就業創業,叫響“榴棗歸鄉”婦字品牌。在“臺兒莊區婦聯”微信公眾號設置榴棗歸鄉|臺兒莊區“媽媽崗”招聘專欄;聯合相關職能部門舉辦“榴棗歸鄉”“春風送崗”系列招聘活動20余期。舉辦銀企對接會、行業座談會、女企業家交流會8場,積極引導企業結合實際挖掘開發“媽媽崗”,11余家企業提供女性崗位 500余個,實現300余名婦女“彈性”就業。成立全市首個手工加工行業婦聯,覆蓋從業女性3000余人;發揮運河街道、邳莊鎮、馬蘭屯鎮區位優勢,打造13個巾幗“共富工坊”、“媽媽崗”驛站、巾幗家政服務驛站等婦聯“微”陣地,創新婦女“點單”,婦聯“送課”培訓模式,開展直播電商、家政服務、手工加工等技能培訓80余期,惠及婦女4000余人次。凱越特色手工編織包加工項目獲評山東省最佳女性創業項目(全省共10個,全市唯一)、山東省優秀女性創業項目(全省共30個,全市唯一),并代表棗莊市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婦女論壇手工藝品展,在世界舞臺上展現臺兒莊“她風采”。充分發揮“榴棗歸鄉”創業典型蘇燕的引領示范作用,依托時銘家政培訓學校,對女性群體開展月嫂、養老、育嬰等免費家政技能培訓35期,孵化“媽媽崗”就業女性800余人。
青年是城市發展的生力軍,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所在。團區委副書記孫健介紹,臺兒莊區深入實施“青年優居計劃”,針對在臺工作、來臺求職青年住房和租房需求,對接組織、人社、華億等部門,在區人才大廈建成“優徠社區”1處,高標準打造六大功能服務區,提供優惠租賃房間25套。整合區人才大廈、快捷酒店等資源建立“青年驛站”5處,累計為來臺求職就業考試青年提供1-3天免費或優惠入住服務40余人次。同時聚焦青年購房需求,聯合區住建局以及區內優質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產中介機構開展“青年優購 樂居生活”活動,已為60余名青年意愿購房者提供政策講解、信息咨詢、現場看房等服務,讓青年選房購房更加方便快捷。
針對臺兒莊籍在外就讀大學生,依托開展“青鳥計劃返家鄉”社會實踐、“百萬大學生進社區”、“三下鄉”等校地合作品牌活動,為假期返鄉學子提供政務實習、社區實踐、志愿服務等資源,提升了工作經驗和社會閱歷。成立了臺兒莊區大學生聯盟,吸納大學生成員40余人。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方面,策劃開展“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系列專場招聘活動,并通過部分高校“青鳥驛站”站長宣傳推介更多的就業崗位。此外,以“西部計劃”、“棗青相伴”為抓手面向各鎮(街)征集崗位7個,招聘7名學生在鎮街工作,有效提升社區就業服務能力和基層治理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鄉建設。結合區域實際、特殊節點,深化“有young青年”社群社交活動品牌,開展婚戀交友、園游會、音樂節等多種形式的青年聯誼活動20余場,豐富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為青年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倡導健康積極的婚戀觀念。實施臺兒莊“青年夜校”項目,打造青年賦能“充電站”、豐富青年社群社交“新場景”,2024年開辦吉他、架子鼓、視頻制作變現、油畫、DIY手作、抖音熱舞、民族舞、女子搏擊、匹克球等各類課程60余場次,輻射青年1600余人次,豐富青年業余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