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沉航母聽起來是不是很刺激?感覺就像在玩游戲,一發導彈下去轟的一聲,一個龐然大物就會沉入海底。
不少軍事迷做夢都想體驗一把這種“快感”,一些國家更是把這當成終極目標,天天琢磨著怎么擊沉美軍的航母。
但是現實可不是游戲,想擊沉一艘航母難度系數非常的高,別說是幾發導彈,就算真的靠近到航母附近,想“貼身肉搏”也夠嗆,為什么想要打敗航母會這么難?
外層的一圈銅墻鐵壁
航母出門在外,排場是真的不小,每次出門它背后都跟著一個強大的航母戰斗群,就像一個移動的海上堡壘。
里面有各種類型的軍艦,貼身保護航母的護衛艦,雖然噸位沒有航母大,但火力是非常猛烈的,各種導彈、火炮、魚雷,裝備齊全。
巡洋艦是多面手,防空、反艦、對地攻擊,樣樣精通,這些都是水面上的,水下還有潛艇偷偷摸摸地跟著,隨時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
除了水里的,空中的也會時刻巡邏,一秒不落地監視著周圍的一舉一動,可以說航母一出門,會受到海陸空的全方位守護,安全系數滴水不漏。
這些艦艇沒有一個是樣子貨,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的高手,它們裝備著各種先進的設備,比如雷達就是千里眼,幾百公里外的目標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還有聲吶專門用來探測水下的動靜,潛艇想偷偷摸摸地靠近那是連門兒都沒有。
更厲害的是反導系統和電子戰設備,專門用來對付敵方的導彈和電子干擾,防御力非常強勁。
所有這些高科技的產物,共同組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防御網,別說敵人想靠近航母,就連靠近航母戰斗群都難。
假設一枚敵方導彈氣勢洶洶地朝航母飛過來,導彈還沒飛到航母面前,就會被預警機和護衛艦上的雷達給盯上。
預警機幾百公里外就能發現目標,和雷達搭配工作,一鎖定目標,立馬就把信息傳回指揮中心。
接下來要么艦載戰斗機呼嘯而出,發射導彈進行攔截,要么直接用艦上的防空導彈精準攔截,把來襲導彈打成煙花。
就算這導彈躲過了第一波攻擊,還有中程防空導彈等著它,這中程防空導彈射程更遠威力更大。
就算它突破了外圍防御,眼看就要靠近航母了,還有近防炮和電子干擾系統等著它。
近防炮的射速瞬間就能把導彈打成篩子,電子干擾系統更是厲害,直接干擾導彈的制導系統,讓它變成“無頭蒼蠅”,所以說想靠近航母很難,想擊沉航母更難。
航母本身就很抗打
這么看來航母戰斗群的防御確實厲害,但如果真有一枚導彈突破了重重防線,命中了航母,那航母是不是就完了?別急著下結論,事情沒那么簡單。
航母的艦體可不是用普通鋼材糊弄的,是用高強度特種鋼材打造的,外殼還采用雙層結構,能扛住相當猛烈的導彈和魚雷攻擊。
一般的導彈打在航母身上,也就跟撓癢癢似的,最多最多也就是掉點漆,根本傷不了筋骨。
當然航母也不是完全無敵的,它也有弱點,比如飛行甲板,相對來說就比較脆弱,但就算是這樣,飛行甲板也經過了特殊加固,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打擊。
而且航母內部有很多水密艙室,就像一個個獨立的小房間,即使部分艙室被打壞進水,也不會立馬沉沒,還能堅持一段時間,為搶修和救援贏得寶貴時間。
更重要的是,航母上還有先進的損管和消防系統,要是真著火了,損管人員立馬就能沖上去控制火勢,防止火勢蔓延。
所以說就算航母被擊中了,戰斗力還能保留,還能繼續戰斗。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2005年美國海軍做的一個實驗,他們拿退役的“美國”號航母做了個靶子,各種武器輪番上陣,轟炸了整整25天。
雖然一開始有曾經在這艘航母上服役的老兵并不同意這個做法,但是之后官方解釋這樣做是為了收集數據,老兵們這才同意。
這艘航母當時已經沒有防御能力了,可就算是這樣都很抗打,硬是撐了25天才沉入海底。
這要是換成一艘全副武裝、處于戰斗狀態的航母,那抵抗力不是會更強嗎?
當然工程師也解釋,說是4周時間這艘航母也沒有下沉,最終還是派人上船打開了通海閥,才完成了最終的下沉。
所以說想擊沉一艘航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得先突破航母戰斗群的防御網,還得擊中航母的要害部位,同時還得考慮航母的損毀能力。
打不沉也追不上
當然航母也不會老老實實待在那里等著挨打的,雖然體型非常大,但它可不是靜止的靶子,發動起來跑得還是挺快的。
現代航母擁有強大的動力系統,核動力的航母動力源源不斷,可以長時間高速航行。
常規動力的航母速度也不慢,正常的話速度跑個三四十節沒問題,它可以快速改變航向和速度,靈活躲避攻擊。
這么看來,擊沉航母真不是幾枚導彈就能搞定的,它強大的防御體系、自身的堅固程度和靈活的機動性,都讓它成為一個難以攻克的“海上巨獸”。
與其想著怎么擊沉它,甚至說擊沉美國的航母,不如想想其他更有效的作戰策略,畢竟現代戰爭可不是簡單的“力大磚飛”,得講究策略技術,還得講究協同作戰。
想擊沉一艘航母不是喊幾句口號,放幾枚導彈就能解決的事兒,航母戰斗群的防御體系就很強,輕易靠近不了。
航母本身使用的鑄造材料也非常抗打,沒那么容易被“一擊斃命”,就算僥幸突破了外圍防線想跟它“近身肉搏”,那也是兇多吉少。
現代海戰可不是簡單的“誰的拳頭大誰就贏”,想靠蠻力擊沉航母,那基本就是癡人說夢。
與其把寶貴的資源浪費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上,不如另辟蹊徑,找到更有效的制勝之道。
追求“眼球效應”,不如腳踏實地,發展更強大的綜合實力,畢竟在現代戰爭中,只有綜合實力的提升,才能真正保障國家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