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中平原腹地,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北面的九嵕山下,靜臥著一個名為袁家村的美麗村落。這里曾是一個默默無聞、貧困落后的“空心村”,短短數年間,卻憑借獨特的鄉村發展模式,華麗轉身為全國知名的鄉村旅游“明星村”。
如今的袁家村,全村62戶人實現了年接待游客超950萬人次,年旅游收入超12億元,村民人均收入高達15萬元以上,吸引各方矚目,其發展模式更被各地作為典型學習借鑒。
夜幕降臨,袁家村煙霞巷燈火璀璨。黃偉婷攝
逆襲成為“明星村”
走進袁家村,古樸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兩旁的關中特色建筑錯落有致,古色古香的招牌隨風搖曳,散發著濃郁的關中韻味。
“袁家村煙火氣很足,特色小吃品類多樣。在這里,人們不僅能一飽口福,還可以喝茶、聽戲、采耳。而且,所有店鋪管理都很正規,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來這里享受慢生活。”游客趙妍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來過袁家村的朋友都笑稱,這里是一個讓你吃胖的地方?!?/p>
據了解,袁家村所有小吃都是明廚亮灶現做現賣。村里將辣椒、醋、菜籽油等八大作坊建成農民合作社,為村內所有餐飲店供應原材料,從源頭上嚴把食品安全關。
趙妍說道:“酸奶是袁家村人氣最高的伴手禮,游客幾乎人手兩瓶?!?/p>
除了酸奶,辣子、麻花、菜籽油、手工掛面、老豆腐等特色伴手禮也在游客的必買清單中。這些貼著“袁家村”品牌的優質農副產品,從田間地頭直達游客手中,大幅提升了農產品的價值。據了解,在袁家村,一天最多能賣8000份酸辣粉、1萬根麻花和10萬瓶酸奶。
袁家村村委會主任王創戰介紹,袁家村是關中民俗文化的沉浸式體驗地,人們不僅可以品茯茶、咥美食、住民宿,還可以學剪紙、看皮影、聽秦腔。全村138家精品民宿,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煙霞巷等10余個親子游、研學游的新業態,讓文化遺產和人間煙火在袁家村相得益彰。
從熱鬧非凡的民俗表演到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老建筑,從精彩紛呈的傳統技藝展示到富有教育意義的鄉村博物館,游客在這里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感受關中文化的博大精深。
誰能想到,多年前的袁家村是一個資源匱乏型村莊。2007年,村黨支部書記郭占武提出打造關中民俗文化體驗地的想法,并帶領村民發展鄉村旅游。經過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昔日的“爛桿村”逆襲成如今的“明星村”。
2024年,袁家村接待游客950萬人次,穩居陜西旅游景區榜首,旅游綜合收入超12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5萬元以上,農產品年銷售額超5億元,帶動3000余名農民在家門口就業,輻射周邊上萬名農民實現增收,近年來獲得了“中國十大最美鄉村”“全國文明村鎮”等20多項國家級榮譽。
夜幕下袁家村酒吧街流光溢彩。王宏攝
家家有產業 人人有收入
在王創戰看來,袁家村轉型成功的秘訣在于巧妙地將農業、旅游、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產業生態。概括來說就是,以旅游為引擎,帶動農副產品銷售,而獨具特色的農副產品又反過來促進了鄉村旅游發展。
通過積極引導村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袁家村的村民成為了振興的主力軍。與原住民共生、靠原住民發展,袁家村不僅完好地保留了農村原生態的生活場景,又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更避免了景區化后不接地氣的問題。
袁家村的成功還來自走共同富裕、共享發展路子的堅持。全村秉持“共建共享、共同富?!钡睦砟?,建立了符合自身發展的股份合作制,將不同主體的利益緊緊地捆在了一起。
對于合作社、商鋪、農家樂等經營主體,村民可自主以土地、資金等形式入股,互相持有股份,共同進退,每年都能獲得可觀的分紅,真正實現了家家有產業、人人有收入。這種模式也促使村民有意識地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策略,推動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與此同時,懷揣“絕技”的“新村民”的加入,為袁家村注入了人才力量,新思維、新技術、新理念為發展帶來了新活力。何林原來在乳品龍頭企業上班,2013年來到袁家村擔任酸奶合作社社長。何林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袁家村的巨大客流和發展理念吸引,我從大廠青年成為鄉村小販。這里像世外桃源一樣,村里正在做的事和我想做的事不謀而合?!?/p>
何林為袁家村帶來了標準化、規?;纳a技術,讓酸奶成為袁家村的人氣商品。經過十余年的堅持和創新,袁家村酸奶從最初的日均銷售2000多瓶到現在4萬多瓶,日均銷售額達20多萬元?!拔以谶@兒已經待了12年,走在街上,熱情的村民、熟絡的氣氛給了我一種家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我能帶著大伙兒一起掙錢?!焙瘟痔寡浴?/p>
在品牌建設方面,袁家村獨樹一幟,成功打造出“一店一品”的商業模式。該模式下,每條街上的小吃不重樣,如有同樣的,就通過PK留下味道最受歡迎的一家,避免同質化競爭,保證了每家店鋪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招牌產品。
與其他小吃街不同,袁家村所有的店鋪統一使用袁家村品牌。袁家村辣子、袁家村酸奶、袁家村粉條……通過“一店一品”,袁家村將各家特色串店成鏈、聚業成群,積累了極高的人氣。
“袁家村村花”王宏是一位返鄉創業的自媒體人,她坦言:“袁家村一路走來確實不容易,父輩們用勤勞與汗水,讓袁家村在30多年前就成為了小康村。我們有義務為村里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人知道袁家村、了解袁家村。袁家村也為我們年輕一代提供了新的平臺、新的機遇?!?/p>
截至2024年底,“袁家村村長”“袁家村村花”抖音賬號視頻瀏覽量累計突破5000萬,“袁家村”這一關鍵詞的抖音搜索指數日均2.3萬次,比2023年增長了98%。如今的袁家村已經成為一個鄉村旅游的超級IP,成為鄉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可復制,但不可簡單復制
隨著品牌的知名度不斷提高,袁家村決定進城、出省。
進城就是將袁家村美食搬進城市,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實現品牌的輸出。目前,23家袁家村體驗店已在陜西省的西安、咸陽、寶雞等城市落地開花。
中國城市報記者來到位于西安砂之船奧特萊斯的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店,就餐時間座無虛席,一座難求。據介紹,2015年8月,首家進城店在西安曲江銀泰購物中心開業,僅用9個月時間就收回600萬元投資。
出省就是輸出袁家村的管理模式。目前,山西忻州、河南新鄉同盟古鎮、青海河湟、江蘇宿遷、海南博鰲、山東青島等8個省份均已落地了各自的袁家村項目。忻州古城自營業到現在,同樣火爆,客流量穩步增長,2024年累計接待游客1400萬人次。青島劈柴院、太興里微醺街區以及平度的印象膠東、即墨的鰲山灣海洋文旅都引入了袁家村模式,打造出了特色品牌。
袁家村模式是否可以復制?王創戰給出了肯定的答案:“袁家村模式一定可以復制,但是要看是誰復制,出于什么目的復制。袁家村有很多的模仿者,但是失敗的也很多。失敗的原因是他們將此作為一個項目,是個人投資、個人受益。而袁家村模式是帶領村民實現共同富裕,成為袁家村人共同的產業、共同的事業?!?/p>
國土與文旅規劃領域學者木呷古布建議,其他地區在借鑒袁家村模式時應注重以下幾點:一是因地制宜、文化融入。需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與資源,打造有地方特色的融合發展路徑。二是村民共建共享。袁家村模式的核心是讓村民成為參與者、受益者,通過股份合作等機制實現共同富裕。三是產業融合、鏈條延伸。以文旅為牽引,帶動農副產品加工、銷售和品牌化,構建多元產業生態。四是政府引導與政策保障。袁家村的成功離不開基層黨組織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借鑒時需在政策、資金、基礎設施等方面形成合力。五是堅持可持續打造品牌。應注重生態與文化的保護,避免同質化競爭,推動品牌長遠發展。
木呷古布認為,只有把“復制”變為“重塑”,才能讓袁家村經驗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來源:中國城市報記者 鞏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