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靖亞如
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冰上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曲面玻璃幕墻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座全球首個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冰技術的場館,因其“冰與鋼”的完美結合自2022年問世便驚艷世界。鮮為人知的是,連接場館鋼結構的關鍵材料,竟是一根直徑僅1.2毫米、細如牙簽的藥芯焊絲。而它的供應商,正是位于山東日照的通用焊接技術有限公司。
這根看似普通的焊絲,卻承載著千鈞之力——它曾參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穹頂焊接,支撐黃河特大橋的鋼鐵骨架,甚至應用于國產航母的精密制造。為何一根“牙簽”能擔此重任?答案藏在日照嵐山區一座占地400畝的“綠色工廠”里。
80%產線無人化的“機器人王國”
踏入日照通用焊接的車間,眼前的場景顛覆傳統工廠的刻板印象:數百臺工業機器人揮舞機械臂,精準完成焊絲拉拔、藥粉填充、包裝入庫等全流程操作,僅有幾名技術員在中央控制室監控數據。公司副總經理韓健介紹:“從原材料到成品,80%的環節由機器人完成,誤差率近乎為零?!?/p>
這里每年生產45萬噸焊材,其中藥芯焊絲占據重要份額。這種焊絲內部填充特殊藥粉,焊接時釋放氣體保護熔池,可大幅提升焊縫強度和抗壓能力。“藥粉配方是核心,我們實驗了上萬次,才讓焊絲既能‘剛’如橋梁鋼,又能‘柔’抗深海壓力?!表n健說。
大國超級工程的“隱形冠軍”
藥芯焊絲雖小,卻是大國制造的“基石”。在航空航天領域,它用于火箭發動機的高溫焊接;在船舶工業中,它確保萬噸巨輪接縫處滴水不漏;而國內70%的跨海大橋鋼結構焊接,都有日照通用焊絲的身影。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家成立不足6年的企業,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方式不僅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確保了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將人為誤差降到了最低。客戶包括中船集團、中國鐵建等巨頭,正是憑借其卓越的產品品質,已實現“零庫存”運營——產品下線即被訂購。
從“鋼城”到“焊都”,一條產業鏈的崛起
記者了解到,日照嵐山區是山東鋼鐵產業的核心區,依托山鋼日照公司和日鋼集團兩大“鏈主”企業。而通用焊接的落戶,讓嵐山從“煉鋼”向“用鋼”躍升。山東日照的通用焊接技術有限公司依托本地鋼材資源,將粗鋼加工成高附加值焊材。產業園內,廣盈實業、國鑫箔材等配套企業相繼聚集,一條“鋼—焊材—高端裝備”的產業鏈逐漸成型。嵐山區每生產出的40噸鋼鐵,就有1噸成為通用重工集團制造焊接機器人的原材料,25億元的總投資、800多個就業崗位、40億元年產值,這家“小巨人”正帶動一座“鋼鐵小鎮”向“智造高地”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