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一個終結了漢末歷史的地方,魏朝沒有完全統一天下,多半的原因都在于這個地方。
01
吳國歷史方面的記載主要集中在周瑜身上,周瑜和程普等人和劉備達成合作,準備聯合抗擊曹操。孫權輩分年紀比曹操劉備這些老梟雄小很多,但本人非常的硬氣,在天下群雄都束手畏懼曹操的時候,他喊出了著名的口號:“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好樣的,孫權這個時候還是非常有骨氣的,曹操二十萬大軍下江南的時候沒有被嚇到,反而敢對曹操使者發(fā)脾氣,是繼承了孫策和孫堅血脈的人。比起劉表兩個兒子直接投降要強大太多了。
當時劉表兒子登基的時候,實力比孫權是要強大很多的,如果有荊州的抵抗的話,曹操也不敢托大,荊州如果在劉備手上的話,劉備估計自己的勢力就可以抵抗曹操的入侵,也用不著聯系孫權,可惜的是歷史沒有如果。
劉備得到一份完整基業(yè)時間實在是太晚了。得到基業(yè)雖然比較晚,但劉備并不是無能,相反歷史之中的劉備非常的全能,比起劉邦要強大的多,演義之中的劉備被弱化太多了,正史之中字數太少,沒有直接的證據,很多學者提出了赤壁之戰(zhàn)都是劉備打的,這個觀點并無錯誤。
02
公至赤壁,與備戰(zhàn),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江南諸郡。
曹操第一人稱視角到達赤壁之后,是和劉備軍隊作戰(zhàn)的,曹操軍隊人數當時是北方軍隊加上荊州投降軍一共是20多萬,而劉備軍隊才5萬左右,這5萬還有3萬多是從孫權那邊借過來的軍隊。
5萬對20萬,沒有什么疑問,都是20萬那一邊贏,更何況20萬軍隊首腦還是之前百戰(zhàn)百勝的曹操,可這一次歷史出現了偏差,曹操20萬軍隊決戰(zhàn)劉備5萬人,最后打的昏天暗地,結果居然是曹操這邊不利。
難以想象會是這樣,于是大疫,這段記載就更加的詭異了,明顯可以看出來是在為曹操找借口,20多萬打對方5萬多人還不利,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不利呢?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下來,其實這里可以仔細的從心理學角度去推導了。
如果只是小部隊單方面的不利,如先鋒進軍不利,那于整體無損,就算損失幾萬人,還是可以暴打劉備,但后果就是沒有暴打劉備,反而是被劉備5萬人暴打,那這就不是不利了,應該是“大敗”。
為了掩蓋這個大敗,后面才會出現大瘟疫,曹操損失的軍力不是被劉備暴打消滅的,而是被瘟疫消滅的,是天災,而不是人禍,這樣聽起來就順口多了。
這樣曹操的心理也會舒服很多,自己打不贏的不是劉備,而是上天,那個時代,人人敬畏上天,沒有人敢和天抗衡,輸給劉備很可怕,曹操十幾年積累起來的威望都有可能掃地,但輸給老天降臨的瘟疫不可怕,是個人都會輸。
03
這個史官很聰明,是一個會記錄歷史的人,這樣記錄歷史,不僅滿足了曹魏方面的需要,為尊者隱。同時間也保留了真實的歷史,后世的人看到這里,只要去動腦筋思考,就會明白真相是什么,古人把答案留給我們了,但不會直接說出來,他也要為他的九族著想。
劉玄德真英雄也,前半生近二十年的時間都沒有基業(yè),一直都是蠅營狗茍,被諸侯不恥,劉關張三兄弟去討伐董卓的時候,被十八路諸侯都看不起,最后十八路諸侯沒有一個能打贏董卓的。
這些諸侯都后來一個個都被曹操收拾了,只有曾經帶著三個人的劉玄德沒有,他雖然從最北方流落到了最南方,但他始終是抗擊曹操的中流砥柱,曹魏方面最重視的也就是劉玄德。
赤壁之戰(zhàn)開打的時候,劉備連一份像樣子的基業(yè)都沒有,一個州,一個郡,甚至于一個縣都沒有,劉備當時還不如孫權的一個地方太守。
但曹操依舊視劉備為最大的對手,真是應了那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漢末群雄,真的能夠配得上做曹操對手的也就是劉備了,袁紹不夠,孫權不夠,其他的都不夠資格。
劉備少的只是一份基業(yè),少的是自己的軍隊人馬,這些都有了的話,劉備潛力不可限量。所以在赤壁之戰(zhàn)的時候,曹操基本上都是懶的去管孫權的,要集中所有的精力去盯著劉備才行,搞不好劉備就會給自己一個驚喜大禮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