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中瑩說:
“一份壞的關系,不僅消耗你的能量,還會把你的感情、你的生命力、你的動力、你身體的種種機能都一點點耗盡。”
生活中你會遇到很多人,他們通過打壓、內耗你的方式,消耗你的能量,吹滅你人生的燈。
你若與之過多糾纏,整個人生都將陷入一片灰暗。
只有護好自己的心燈,不共情,不回應,才是成年人最有遠見的做法。
1
遠離打壓你的人
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
你工作積極,他們就說你在純粹浪費在做無用功; 你喜歡讀書、畫畫,他們就說你讀這些、畫這些有什么用; 你自信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們又表現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他們打心底里看不起你,總是以打壓你為樂。與這樣的人待久了,你就會處處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差勁的人。
作家許開禎講過一個故事。
小林畢業于名牌大學,能力很強,進去實習單位后,也很受領導青睞。
可單位有一位大他幾歲的同事,處處挑他毛病:下班早、工位亂、報告寫得不好……
面對這些無端的指責,小林認為是自己不懂單位規矩。
于是,他立即向對方承諾,自己一定都會改正。
可無論小林做得再好,同事總能從中挑出毛病,然后當眾指責他眼高手低,不夠虛心。
被說得多了,小林整個人也越來越萎靡,他覺得自己工作能力差,做事情也是頻頻出錯。
不久后,他就主動提出了離職。
而之前針對他的那個同事,在他走后,成功頂替他的晉升機會,順利升職了。
所以說,所有打壓你的人,都是想從你身上圖謀點什么,要么想控制你,要么想取代你。
就如當代編劇程暉所說:
“不要試圖讓打壓你的人進入你的生活,這只會讓你陷入一場必敗的信心游戲。”
他們進入你的世界,并不是為了來幫助你、指正你。
而是想以打壓為手段,控制你、否定你,讓你活成一個低價值感的人。
你要一開始就將他們拒之門外,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2
遠離讓你內耗的人
作家王宇說:“很多時候,內耗的源頭并非來自自己,而是來自你所處的環境。
如果你身邊都是一群每天帶給你滿滿負能量的人,那你想不內耗都難。”
司湯達在《紅與黑》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主人公于連·索雷爾出身低微,但天資聰穎。
他憑借著自己的不斷努力,成功擠入了上流社會的圈子。
然而在這個圈子里,于連·索雷爾每天都十分自卑、內耗。
貴族們隨口談論:“昨晚輸掉一千路易(金幣)無所謂。”
于連就自慚形穢,因為他的全部積蓄還不夠他們一頓飯錢。
侯爵的兒子在沙龍上引用冷門古籍高談闊論時,于連也感到十分尷尬,因為他完全不懂,插不上一句話。
甚至,貴族青年們吹噓自己的風流韻事時,于連說話也會變得小心翼翼。
他生怕暴露自己從未接近過上流社會女性的過往,引來眾人的嘲笑。
在這樣的精神極度緊繃中,他陷入了嚴重的精神內耗,每時每刻都在計算自己和貴族的差距。
最終,長期的壓抑,導致他的精神全面崩潰,讓他主動求死,走向了自我毀滅的結局。
一段讓人內耗的關系,雖看似不見硝煙,卻會讓你陷入自卑的漩渦。
身處這樣的關系之中,你的自我內耗只會越嚴重。
你對這段關系做的任何堅持,都會變成一種對自己的折磨、消耗。
若要結束這樣的內耗,果斷放棄,及時止損,才能唯一且正確的做法。
3
遠離吸食你能量的人
在雜志上看到一種黃檀古樹。
它生長在西南的深山中,直徑一米多,冠幅近十米。
然而這么一棵龐大的古樹,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枯敗了。
有專家就去調查它的死因,發現:古樹原來是被附近的藤蔓吸食能量而死的。
在我們身邊,不乏像藤蔓一樣的人。
如果繼續與這樣的人待在一起,那我們很快就會被他們榨干能量。
自媒體博主@湯敏說過一段自己的經歷。
她有個朋友,是一個情緒化非常嚴重的人。
遇到一丁點煩心事,都會向湯敏尋求安慰。
在單位受了委屈,她上班時間就找湯敏哭訴;
在家里跟丈夫吵了架,或者孩子成績沒考好,大半夜的她也會給湯敏打電話發泄,完全不顧及湯敏的感受。
湯敏被她的抱怨聲壓得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自己的脾氣也越來越差。
碰上一點難事,就會愁得不行,陷入無盡的焦慮中。
最后,湯敏直接拉黑了朋友的電話微信,她的世界才總算恢復了安寧。
任何人之間的情緒,都是會相互傳染的。
對于那些滿是負能量的人而言,再多的安慰和開解,也無法填滿他們內心的窟窿。
而你自己,反而會因為開解他們,被榨干能量,陷入內耗之中。
面對這些負能量,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心理醫生瑪魯就曾說,她在治療患者時,從來都遵守一則教條,就是:
始終保持旁觀者的清醒,絕不去吸收患者的負能量。
面對吸食你能量的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回應,不共情。
只有你與負能量保持距離,那他人的負能量再多,也不可能影響到你。
心理學上有個“暗影投射”現象:
說的是:越是自身缺乏光亮的人,越會本能地撲滅他人的火焰。
如果某個人一靠近你,就讓你陷入疲倦和內耗,那么這個人,就是奪走了你的光亮。
身處復雜的人際社會里,我們一定要護好自己的光,主動去篩選關系。
和滋養、溫暖你的人同行;和打壓、傷害你的人斷開聯系。
如此,你才能收獲一段正向的關系,并從中得到能量,為你的余生充電續航。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