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城市是文明的載體,IP是城市的靈魂。在 "十四五" 規劃收官、"十五五" 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濟陽正以高質量北部中心城區建設為目標,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與省會 "北起" 布局中勇毅前行。為全面展現濟陽的文化特質、發展動能與時代風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別開設《打造濟陽城市 IP 講好濟陽品牌故事》專欄,聚焦全區各部門在項目提升、產業發展、城市更新等領域的亮點品牌,以媒體視角解碼城市基因,以品牌化思維傳播濟陽聲音,讓每一個品牌故事都成為濟陽向上的生動注腳,讓濟陽的獨特魅力成為更多人心中的難忘記憶。
在城市發展的漫長進程中,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文化與發展軌跡,散發著獨有的光芒。作為濟南北部新區的濟陽,因濟水而名,因黃河而變。千百年積淀的文化根脈、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下的創新脈動、省會新區北起起勢的蓬勃圖景,交織出濟陽獨特的文化特質與發展動能。為深度展現城市內核,找準濟陽特色故事,濟陽面向全區各級各部門廣泛征集城市IP與品牌故事70余項,又在其中精選城市IP、文化品牌、工業品牌、民生品牌等8類26個具體IP、品牌,將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條奪目的項鏈。
多維度挖掘
展現濟陽魅力內核
城市IP是城市的“精神圖騰”,是一座城市獨特的標識符號。濟陽首推“一河一線一新區”“全國北方首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食品飲料特色優勢食品產業強區”等城市IP,展現濟陽發展形象,充分聚合濟陽文化、歷史、產業等資源,講述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底蘊。
濟陽地域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先民深層次的精神追求。聚焦黃河文化、聞韶文化、紅色文化等地域歷史文化,濟陽推出“濟陽@黃河”“聞韶圣地”“蒿庵故里”“濟北手造”等文化品牌,找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喚醒更多沉睡的文化資源,讓地域歷史文化迸發時代價值。
民生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一座城市的溫度,鐫刻在百姓日常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濟陽重點打造宣傳的26個城市IP、工作品牌中,包含了7個民生品牌,數量最多。
城市IP與品牌故事不僅僅是符號和標簽,更是承載著城市發展歷程和奮斗精神的生動故事,彰顯城市形象與魅力。越挖掘,濟陽的魅力越加深厚。
各平臺聯動
構建多元傳播矩陣
要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IP、工作品牌,不僅要深挖文化底蘊、創新品牌內涵,更需要構建“立體化、互動化、常態化”的傳播矩陣。濟陽打破“單點傳播”桎梏,構建起“全域共振”的傳播生態。
為了全方位、深層次地挖掘濟陽的城市內涵和品牌價值,濟陽成立了一支專業且多元的采訪團隊。他們帶著敏銳的視角和豐富的經驗,深入濟陽的大街小巷、企業工廠、田間地頭,捕捉那些最具溫度和感染力的故事。
熱點有了,如何保持住城市IP和工作的宣傳熱度?濟陽在新媒體客戶端精心開設了“打造濟陽城市IP 講好濟陽品牌故事”專欄,以“專而精”的姿態脫穎而出,聚焦26個城市IP和工作品牌,讓它們依次亮相,講述自己的發展故事。從“媒體聯動”到“專欄深耕”,濟陽以集約化傳播思路,將分散的文化資源轉化為連貫的品牌敘事。
全方面賦能
發揮宣傳乘數效應
城市IP、工作品牌的打造,不僅是為了提升知名度,更是為了賦能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2025年年初,濟陽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大會提出全年“11666”工作思路,重點推進“六大賦能”工程,以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為任務目標,以文化強勁“內核”力量,賦能高質量發展。
“打造城市IP 講好品牌故事”作為濟陽全年新聞宣傳工作的主線,巧妙地將品牌傳播與產業招商、文旅推廣相結合,讓宣傳效應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動能。
4月12日,山東濟陽“好味知濟”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暨“仁風西瓜”產品展銷會在北京舉行,將“好味知濟”農業品牌化作實實在在的投資。
不僅是“好味知濟”,當“食品飲料特色優勢食品產業強區”的名號隨冷鏈車駛向全國,當液壓設備搭載文化符號登上國際展會,宣傳的乘數效應早已超越流量本身,它讓產業不再是冰冷的產能數據,而是帶著濟陽人匠心與智慧的“城市介紹信”。
濟陽正用“全方面賦能”的巧勁,讓宣傳的乘數效應在產業、文旅、城市建設、民生的多重交響中不斷放大。
(來源:濟南宣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