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牢記囑托 建成支點——‘七大戰略’行動方案”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解讀《關于實施產業倍增戰略 整體提升支點產業競爭力的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湖北省科學技術廳、湖北省發改委、武漢市人民政府、長江產業投資集團等相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三步走:到2027年,全省工業規模穩步提升至7萬億級,服務業規模提升至4萬億級;到2030年,力爭全省工業規模達到10萬億級,服務業規模達到5萬億級;到2035年,產業發展能級躍居全國前列,主要產業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全面建成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產業戰略支點。
七大行動提升支點產業競爭力
實施產業倍增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產業競爭力,是加快構建體現湖北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湖北省加快建成支點、贏得未來競爭優勢的重大戰略舉措。
瞄準2027年、2030年兩個階段目標與2035年遠景目標,湖北省如何布局產業版圖?湖北省經信廳黨組書記朱萬奎表示,重點圍繞制造業發展能級、速度、質效和后勁四個方面,謀劃提出了7大行動,細化形成任務分工清單。
一是實施產業能級躍升行動。聚焦產業筑基,堅持轉型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三線并進”,推動產業集群全面升級。
二是實施科產融合領航行動。聚焦創新鑄魂,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做強產業創新平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三是實施實數融合賦能行動。聚焦數智驅動,促進智能轉型提質增效,推動數智底座提檔升級,加快數字產業提速壯大,以智能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四是實施鏈群協同提質行動。聚焦集聚融通,堅持“點、線、面”協同發力,加速突破育企、深化強鏈補鏈、推進擴展壯群,提升鏈群發展能級。
五是實施綠色制造轉型行動。聚焦低碳發展,協同推進節能降碳,深入推進綠色制造,大力推進循環利用,以綠色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六是實施區域產業協作行動。聚焦協調發展,高標準謀劃產業布局,高質量推進區域協同,高視野融入全球供應鏈,凝聚區域產業發展合力。
七是實施現代服務擴容行動。聚焦提質增效,從文化旅游強品牌、商貿物流強建設、科技服務強支撐三個方面,推動五大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
科技創新是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關鍵。
“空芯光纖”創多項光傳輸世界紀錄;心肌旋切、人體肺部磁共振成像實現國際首創;花生大豆專用ARC生物菌劑實現畝產增收15%以上……2024年,湖北省部署了光通信、激光、高端醫療裝備、生物育種等27個專項,2025年持續部署量子、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32個專項,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夏松介紹,近年來,湖北省以每年突破6項重大基礎理論、110項關鍵核心技術、20項標志性創新產品為目標,實施“61020”全鏈條攻關,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有力支撐產業發展。
湖北省積極構建由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設施、國家創新中心、湖北實驗室等組成的高能級平臺矩陣,優化重組后的在鄂全國重點實驗室達45家,居全國第四。依托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和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組建5個“基礎研究特區”,續簽5年共6個億湖北-國家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新設立5支省級聯合基金,總數達到16支,基金規模連續四年實現“翻番式”增長,有效促進源頭創新。
此外,聚焦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性,深入推進“尖刀”技術攻關,加快突破基礎軟硬件、關鍵基礎材料、關鍵儀器設備與試劑等瓶頸,取得超高層存儲芯片、超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等重大創新成果,有力支撐產業創新發展。
夏松表示,下一步,湖北省還將聚焦“51020”先進制造業集群,編制光通信、工業軟件、創新藥械等重點領域產業創新圖譜,持續實施“61020”全鏈條攻關,推動創新鏈精準支持產業鏈,統籌“項目、平臺、人才、金融”等要素配置,全面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量質齊升。
重大項目推動產業發展“量質齊飛”
產業倍增既是經濟增長的“量變”,更是發展模式的“質變”。錨定產業倍增目標,近年來,湖北省強化項目牽引,加大政策支持,優化企業服務,推動全省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湖北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鄭袁鴻介紹,用好投資項目目錄庫、儲備庫、實施庫“三庫”平臺,開展項目開工率、納統率、竣工率和項目建設用電量、用水量等“三率兩量”調度,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數據顯示,2025年,省級重點項目中,產業項目數量首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與此同時,湖北不斷激發民間投資活力。2025年第一批面向民間資本的投資項目清單,其中聚焦“51020”先進制造業集群,推介光電子、新材料、生物科技、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領域項目95個,總投資1249.5億元,擬吸引民間資本397.4億元。今年一季度投資同比增長6.6%,在經濟大省中排名第一。
“堅持將企業服務放在離市場最近的地方,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鄭袁鴻稱,聚焦流程再造、聚焦機制重塑、聚焦成本控制,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積蓄產業倍增后勁,穩定企業發展預期。當下,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中心,全省已推廣52個“一事聯辦”高頻事項,數量為全國第二;建立覆蓋項目謀劃、前期、建設、結算、運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一張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由平均120天壓縮至67天。
(支點財經記者張宵祎 袁陽平)
編輯丨胡馨月
編審丨劉定文
新浪微博|@支點財經
地址|湖北·武漢·楚天傳媒大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