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界面時尚搜索發現, 法國奢侈品牌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發布品牌美妝門店的招聘信息,地點定位為南京德基廣場。招聘崗位涵蓋美妝店鋪店長和美妝造型師,相關崗位的薪資均為面議,尚未公開明確的薪酬區間。
圖源:獵聘
值得提到的是,路易威登于2025年3月末剛剛發布消息稱,將于今年秋季推出同名美妝品牌La Beauté Louis Vuitton,由知名化妝師Dame Pat McGrath進行創意指導。這也是路易威登首次正式推出全線美妝產品。
一位化妝品從業人士告訴界面時尚,LV美妝正在等南京德基廣場的其他美妝品牌讓出位置,大概率是中國首店,已經有不少大牌美妝的南京店員前去面試,但對于工作經驗和資歷要求嚴格。
而在店長招聘要求上亦寫明,在化妝品或奢侈品零售領域有至少5年的類似崗位工作經驗。界面時尚在另一份網傳內部人士招聘海報中還看到,路易威登美妝雖然目前還在南京招聘客戶經理,但美妝專家和美妝造型師兩個崗位的招聘地點還覆蓋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和杭州等地。
界面時尚就路易威登美妝中國首店的具體信息求證該品牌,得到回應稱:“目前還沒有相關信息”。截至發稿,南京德基廣場亦未回復界面時尚的郵件采訪。
根據玄武發布官方公眾號的消息,贏商網數據顯示,2024年南京德基廣場實現全年銷售收入245億元,刷新2023年銷售額為239億元的業績記錄。此外,去年德基廣場新開54家首店,占據南京玄武區首店新開數量的一半。社交網絡上不少用戶將南京德基看作有望趕超北京SKP的商業地產“新星”。
相較于曾超越英國哈羅德百貨成為“全球店王”北京SKP純重奢購物的氛圍,南京德基在同樣構建完整奢侈品業態的基礎上,通過德基美術館、網紅豪華衛生間等業態組合,讓商業體更具大眾關注度。近期,南京德基負一樓美妝區多個品牌正在調改移位,其中涉及3CE,以及與路易威登同屬LVMH集團的帕爾瑪之水、MFK梵詩柯香等等。但目前尚未有路易威登美妝圍擋出現。
根據行業媒體WWD對路易威登品牌CEO的采訪報道,路易威登美妝首批亮相的產品包括55支口紅、10支潤唇膏和8款眼影盤。獨特的包裝比如手提箱等將成為其“超越產品本身的生活方式美容體驗”的一部分。首批產品將在該品牌116家門店陳列銷售。
圖源:WWD 路易威登
與路易威登九年前推出香水品牌一樣,美妝產品將由該品牌直接生產。背靠LVMH集團豐富的品牌資源,推出美妝產品并不是一件難事。LVMH 旗下香水和化妝品部門涵蓋嬌蘭Guerlain、迪奧、MFK梵詩柯香、帕爾瑪之水、Fenty Beauty、Make Up For Ever等品牌。過去兩年,香水和化妝品部門雖然仍然保持增長,但增速明顯也隨著集團整體營收放緩而下滑。
在奢侈品消費遇冷的大背景下,價格門檻更低的美妝產品或許成為了奢侈品牌不得不尋找規模增長的一個重要抓手。過去幾年間,愛馬仕Hermes、華倫天奴Valentino、普拉達Prada、思琳Celine等奢侈品牌紛紛進入美妝界,試圖將品牌影響力通過品類延展而進一步擴大。如果說香水曾是大眾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牌的第一塊磚,那現在奢侈品牌已經用美妝產品鋪好了一整塊過門石。
但高端美妝市場遠非奢侈品牌設想中那般易于滲透。
愛馬仕2020年也是從口紅產品入局美妝,2021年香水及美妝部門獲得46.4%的高增長。但從2022年開始,香水美妝部門雖然仍然保持增長,但增幅已經降至15%,并逐年遞減。2024年末才剛剛出了一款單色號口紅的思琳并未在社交媒體上獲得太多的討論度。
尤其在國貨美妝風起云涌加入競爭的中國市場,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國際巨頭在財報中都印證了高端美妝市場的萎縮。值得提到的是,華倫天奴、普拉達這兩個奢侈品牌在成立美妝線上都選擇了與歐萊雅集團合作。
這兩個品牌不僅依托歐萊雅在產品研發和生產上的固有資源,還借助其渠道優勢,在新品推出初期便同步鋪設線下獨立美妝門店。這一策略有別于多數奢侈品牌將美妝產品直接納入原有品牌門店的做法。由于即便為同名品牌,美妝的陳列邏輯與銷售服務體系與服飾截然不同,設立專門門店不僅意味著更高的線下運營成本,也伴隨品牌對一線銷售人員的培訓體系、顧客服務模型以及零售動銷機制的搭建。
與美妝集團“抱團”的效率優勢也相當明顯,華倫天奴和普拉達目前都開設了30多家線下門店,在杭州武林銀泰、北京SKP、南京德基廣場等核心商場都有重疊。但如果和歐萊雅旗下最早合作的奢侈品牌YSL相比,入局已晚的華倫天奴和普拉達已經錯過了規模化增長的最佳時機。
雖然YSL如今還在電商平臺美妝板塊的營收頭部位置,但與之競爭的彩妝品牌已經從阿瑪尼、迪奧等國際品牌變成了毛戈平、卡姿蘭等大眾到高端各價位段的國貨彩妝品牌。
盡管路易威登具備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母公司LVMH在美妝行業的深厚積淀,但其進軍彩妝領域面臨的挑戰仍不容小覷。首先是與消費者之間的品牌聯想壁壘。相較于香水產品可以依托品牌調性與藝術化表達實現自然延展,彩妝產品則更依賴消費者對產品功效、色彩搭配、膚感體驗等層面的認知與信任。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路易威登更強的認知標簽仍集中在箱包、成衣和配飾等高端品類,美妝尚屬全新賽道,品牌需要投入相當多的資源建立美妝線的專業可信度。
彩妝產品的研發并非一朝一夕,需兼顧色號多樣性、膚質適配性、氣候環境穩定性等諸多細節。即便擁有明星化妝師Pat McGrath的背書,如何將創意語言高效轉化為大眾消費者可接受的產品體驗,仍有賴于完整成熟的產品開發和市場反饋機制。尤其是在中國這一擁有復雜氣候帶和多元審美偏好的美妝主力市場,產品初期的適配失誤往往可能直接影響品牌聲譽。
而且在營銷和分發層面,路易威登若堅持直營思路,則意味著將放棄諸如絲芙蘭、天貓國際等強渠道平臺對新品冷啟動的放大效應,需要依賴自身門店體系與社交媒體運作實現聲量破圈。而作為“后進入者”,其美妝線仍需面對用戶注意力的稀缺競爭,以及越來越難以撬動的消費者忠誠度。
尤其在中國市場,高端美妝用戶群體已被國際頭部品牌和新銳國貨品牌高度分食。如何在這片紅海中找準定位,實現既不稀釋奢侈品品牌價值,又能打動更多潛在用戶的平衡,是最大的難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