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4月28日訊(通訊員 秦潔)東安縣南橋鎮地處東安縣的最北端,有“東安北大門”之稱,森林面積10.4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近年來,南橋鎮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發展,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推動資源高效利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促進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聚焦三個“大抓”,激活產業發展“強引擎”
2025年以來,南橋鎮突出“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環境”導向,深入實施縣委“五五一”發展思路,開展“三抓三比三看”行動。通過成立招商專班、領導帶隊外出招商、發揮商會平臺作用繪制“招商圖譜”,領導班子聯系、服務產業項目,招商引資成果顯著。3月11日,投資1200萬元的靈芝種植項目,僅用時15天完成簽約落地。項目依托南橋鎮獨特的氣候、生態和森林資源優勢,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用活三位“老將”,凝聚產業發展“銀發力量”
在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南橋鎮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干部、老同志三個“老將”的作用,組建“紅色智囊團”,幫助協調做好群眾工作、解決項目土地租賃問題。設立“銀發幫”,發揮老同志德高望重、多年工作熟悉工作流程的優勢,加速項目審批落地。同時,組建“導師工作室”,積極選派專業的“農技特派員”、農業生產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培育產業發展工匠隊伍。
“發展靈芝種植林下經濟既能保護環境,又能激活鄉村經濟,可以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大水社區退休老干部、老黨員伍先竹向村內黨員們介紹道。在伍先竹等人的幫助與支持下,南橋鎮大水社區靈芝種植項目,15天高效完成簽約落地。4月上旬,已完成100畝靈芝菌種種植。
強化“三重保障”,夯實產業發展“硬支撐”
資源保障強根基。成立“靈芝產業發展專班”,領導班子聯系產業,開展“走、解、優”行動,實時跟進產業進展、實地查看靈芝長勢,助企紓困解難。前期幫助協調項目用地100畝,走訪群眾30余戶,加速項目落地。做好全鏈條項目宣傳、廣告制作等,增加產業知名度;用工保障解難題。動態摸排用工需求,動員林地周邊20余名勞動力參與菌種裝卸、種植、管護,在4月上旬高效完成靈芝菌種種植;安全護航穩底盤。在關鍵路段設立“警示標志”,組建“輔警+附近”公安、村干部、村民“靈芝產業護航隊”,及時響應糾紛盜竊案件,增強企業安全感。
“根據靈芝種植要求和生長習性,我們現場考察后發現南橋鎮大水社區的這塊林地非常合適,在鎮、村的全力支持下,很快就完成了林地租賃。目前在這進行初步探索、試驗,順利的話,將進一步擴大規模”靈芝種植項目負責人介紹道。
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重目標下,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已成為國家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培育鄉村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徑。東安縣南橋鎮靈芝種植項目盤活了閑置林地、增加了就業崗位,“喬木遮陰—靈芝生長—枯葉還田”的良性循環,將生態紅利轉化為村民收入,讓廣袤林地成為共同富裕的綠色銀行,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打開生態“新”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