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上海總工會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卅運動100周年。4月28日,普陀區總工會、區委宣傳部、區委黨史研究室在蘇州河畔聯合舉辦“半馬蘇河工運之聲”沉浸式宣講第100場主題活動。普陀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姚軍,上海市總工會宣教部部長邵新宇,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主任高越,上海市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副院長鄒衛民出席活動。
紅色傳承:從歷史回響到時代強音
活動以視頻《回眸來時路》拉開序幕,回顧了自2023年4月以來的宣講歷程,以99場宣講沉淀歷史記憶,以第100場活動開啟新時代傳承,為上海工運史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姚軍與上海市總工會宣教部部長邵新宇共同點亮象征傳承的“信仰火炬”,宣告第100場宣講正式啟動。
現場,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主任高越與普陀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殷路群為“新時代職工半日學校”正式揭牌,這里將延續滬西工人半日學校的紅色基因,通過“赤色滬西”教育、“匠心普陀”實訓等四大板塊,構建職工思政教育新陣地。
薪火接力:青年力量守護紅色根脈
從五卅運動的革命烽火,到新時代工運精神的賡續,宣講志愿者們深情講述《有一種力量叫信仰》,堅守初心共同賡續新時代工運精神。活動現場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副院長鄒衛民,普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朱小林為新一批志愿者頒發證書,激勵他們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播者”。更多志愿者的加入,不僅為宣講注入活力,更彰顯了紅色精神代代相傳的生命力。
創新形式:讓工運故事“活”起來
如何讓百年工運精神觸達更多群體?未來宣講將突破傳統模式,推出“實景故事演繹”“蘇河探秘”“舟中宣講”等沉浸式體驗,讓歷史場景與現代場景交融。同時,普陀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林流芳為各系統、街鎮的工會代表贈送“半馬蘇河”工運護照。護照以21枚印章串聯紅色地標,打造可打卡、可互動的工運文化新載體。原創歌曲《信仰》發布,展現了工人階級百年奮斗歷程中的信仰力量,傳承紅色記憶,彰顯新時代精神。
沉浸體驗:溯流蘇河觸摸歷史溫度
儀式結束后,一場“沉浸式紅色征程”體驗開啟,與會嘉賓乘船溯流,在蘇河低語中感受工運歷史的厚重。“行走的課堂”模式,將紅色教育從講臺延伸至城市肌理,讓參與者身臨其境地體悟信仰的力量。
百年工運,既是歷史的豐碑,更是未來的號角。普陀區總工會以百場宣講為起點,以創新為引擎,致力于打造新時代紅色文化傳播的“聲”動名片,將紅色信仰轉化為奮進新時代的澎湃動力。
原標題:《致敬百年榮光,“半馬蘇河工運之聲”沉浸式宣講第100場主題活動舉辦》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解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