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4月29日訊(記者 王可欣 實習記者 李思儀)黑龍江省以改革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哈爾濱市召開。黑龍江省疾控局副局長寧國紅、省疾控中心主任包名家、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肖佳慶、省傳染病防治院副院長李婷出席發布會。
張春雷 攝
省疾控局副局長寧國紅做主旨介紹。黑龍江省疾控局自2024年1月正式獨立運轉以來,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大疾控、大監督”理念,統籌推進傳染病疫情防控和疾控體系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體系改革穩步推進。積極落實疾控體系改革任務,重新核定省疾控中心編制數量,優化調整30個內設科(所),機構核心職能進一步加強;市、縣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機構全部完成整合,建立監督監測協同工作機制,實現“1+1>2”的目標。堅持全省一盤棋思想,建立衛生健康與疾控行政部門分工協作機制、制修訂工作制度50余項,形成橫向協同、縱向聯動、功能完備的疾控工作新格局。
二是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始終堅持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鞏固擴展全省“三公(工)”協同流調工作機制,探索建立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口岸跨境傳染病聯防聯控合作機制,有效降低傳染病疫情輸入和傳播擴散風險。不斷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選取了4個市(地)11家醫療機構開展試點工作,總結大慶油田總院“五融合”經驗供各地學習借鑒。積極爭取編制和人社部門支持,目前全省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成立公共衛生科。我省作為全國四個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試點省份之一,率先啟動工作并于2024年底開出了全國第一張公共衛生醫師處方。
三是核心能力不斷提升。在項目謀劃上,積極向上爭取,依托省疾控中心建設的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已正式落地,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標準研制特色實驗室獲得批準并成為七個國家級食品特色實驗室之一,省統籌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臺功能建設日趨完善。在隊伍建設上,1人入選國家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支持項目,分領域選聘10名公共衛生首席專家,建立“傳幫帶”機制,共培養公共衛生人員1126名。在應急處置上,建成140支基層傳染病應急小分隊,開展不同類型、不同層級的應急演練187次。圓滿完成第九屆亞冬會公共衛生應急保障任務,獲得亞奧理事會和多國代表團的高度贊譽。
四是疾病防控成效顯著。在重點傳染病監測方面,省疾控中心成立了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中心,堅持做好多渠道監測,實行“日監測、周報告、月評估”制度,2024年至今,共形成各類監測周報68期,對社會發布健康風險提示16期;自2025年起,每周向公眾發布全省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和流感哨點監測情況。在防控措施落實方面,統籌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重點傳染病防治成效明顯,全省新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平穩可控,結核病、艾滋病患者成功治療率分別達96.0%和95.2%,全省以鄉(鎮、街道)為單位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在公共衛生干預方面,加大環境健康知識普及,全面推進環境健康促進行動與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行動;深入實施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項目,全省城區、鄉鎮監測覆蓋率均達到100%;成立首屆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及超重肥胖專家委員會,建設28所小學愛眼科普長廊,開展近視、肥胖等學生常見病和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25萬人次。
黑龍江省疾控局副局長寧國紅 張春雷 攝
“下一步,省疾控局將以推動疾控體系現代化建設為目標,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繪制‘十五五’規劃藍圖,深入實施疾控強基工程,不斷提升核心能力,全力保護龍江人民生命健康,為維護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提供堅強保障。”寧國紅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