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9日晚上,CBA季后賽半決賽山西與北京的G2對決中,一場本該聚焦競技的比賽,因兩次爭議判罰淪為輿論漩渦。
在比賽的第三節,山西隊中鋒劉傳興兩次危險動作引發眾怒:先是撞飛北京后衛陳盈駿,后者險些與其爆發沖突;隨后在1分20秒時,曾凡博滑翔上籃命中后,劉傳興在空中對抗中突然后撤,導致曾凡博失衡后腦重重磕地,當場干嘔不止,最終被擔架抬離賽場。
根據最新消息,在北京隊同事們的護送下,曾凡博已經被送去醫院。
很快,關于判罰的分析也出來了,丁佳寧認為:
“這移動到騰空隊員身體下方造成接觸的別管是不是故意的,都至少是違體,甚至是奪權。這都快給小曾摔死了,給個普通犯規,確實無法理解。”
不過,媒體人球圈趙探長表示,愿意相信劉傳興不是有意的,但下面鉆這下就有些多余了。
令人咋舌的是,當值裁判對這兩次可能改變球員職業生涯的危險動作,均僅判罰普通犯規,未升級為違體或驅逐。據統計,曾凡博本場替補出戰14分33秒,9投5中高效砍下12分3籃板1助攻,他的傷退讓北京隊鋒線實力大損。而劉傳興的“追夢-格林式”動作(NBA球員德雷蒙德·格林以爭議防守動作聞名),或許會被球迷怒斥為“CBA賽場的新”。
毒瘤
劉傳興的兩次犯規,第一次撞飛陳盈駿,慢鏡頭顯示他完全未卡位搶球,而是用肩膀直沖對手胸口,“自殺式防守”在籃球場上毫無戰術價值,純粹是情緒失控的產物。第二次對曾凡博的動作更令人憤怒,在對方已起跳的情況下突然后撤,導致曾凡博空中失去平衡,“撤凳子”式防守極易造成脊柱或頭部重傷。
劉傳興的“臟動作”并非偶然,本賽季他場均2次犯規,多次因過度對抗被吹罰違體。問題在于,當一名球員反復用危險動作試探規則底線時,CBA的處罰機制卻始終“雷聲大雨點小”——禁賽1場、罰款5萬的處罰,與球員健康風險完全不成正比。
第三節兩次爭議判罰中,裁判看了錄像回放后維持原判。曾凡博后腦著地后,裁判卻連一次違體犯規都不愿給出,“和稀泥”式執法無異于默許球員用傷人動作改變戰局。
更諷刺的是,CBA剛推出“凈化賽場”政策,宣稱對危險動作零容忍。然而從廣廈隊許鐘豪肘擊廖三寧面部,到如今劉傳興的“后撤步傷人”,聯盟的處罰永遠滯后于輿論。當裁判成為爭議的配角,比賽的勝負還重要嗎?
作為22歲的潛力新星,他曾凡博本賽季場均14.6分4.7籃板,是北京隊重點培養的鋒線核心;到了季后賽,場均得到15.8分4.5籃板。然而在山西隊“殺傷戰術”面前,他的天賦顯得如此脆弱。我們看到的只有CBA一次次“賽后道歉+輕描淡寫處罰”的循環,當球員需要用職業生涯去賭裁判的判罰尺度,這樣的聯賽還談何職業化?
劉傳興的兩次犯規,裁判的兩次縱容,毀掉的或許不止是曾凡博的半決賽,更可能是中國籃球的未來。如果CBA連“禁止故意傷人”這條底線都守不住,那么所有的“振興三大球”口號,都不過是空中樓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