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南昌4月29日電 (朱瑩)29日,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系列活動——電影新質生產力高端對話活動在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舉行。AI如何影響電影行業?眾多知名電影人認為AI為產業發展帶來無限可能,應擁抱技術和產業革命。
活動現場,印度電影制片人帕薩特·謝迪、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鄭月、電影導演劉曉世等電影人結合自身實踐,分享新質生產力為電影賦能的寶貴經驗,通過深入探討新質生產力對電影選題策劃、制作生產全流程的重構作用,展現了電影與科技交融為產業發展帶來的無限可能。
圖為29日,2025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系列活動——電影新質生產力高端對話活動在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舉行。劉力鑫 攝
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理事長焦宏奮認為,在創作環節,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可以激發創造者的靈感,使其能夠更好地挖掘和呈現故事的深度與廣度;在制作方面,虛擬拍攝、特效制作等技術在不斷進步,讓電影的視覺呈現更加震撼。此外,發行與放映領域數字化平臺,能拓展電影的傳播渠道,使更多優質的電影作品,迅速觸達全球觀眾。
中國知名導演、編劇、制片人陸川介紹,他在進入電影界之后也經歷了膠片、數碼及現在的AI時代,技術進步日新月異,電影從業者“既焦慮又興奮”。他透露自己從2023年初開始嘗試AI創作,其執導的首部舞臺劇《天工開物》里就有AI創作的內容,“新的技術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它(AI)像一個超級助理,對創作的指導是直截了當的,我們要擁抱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
在他看來,AI意味著巨大的知識平權,將會模糊職業定義甚至將職業重新分類,“目前,中國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正在用AI創作電影故事,只要有審美、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就能將頭腦中的那些奇思妙想變成現實,實現電影夢想。”
資深電影制片人、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副主席文雋說,希望能以香港電影制片管理經驗,結合內地好的題材,共同創造出更多作品,“我覺得不能只靠我們以前的老傳統,必須要開拓創新,我覺得這也是香港電影一個很好的機會。”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江西電影集團承辦。活動聚焦“電影+文旅”“電影+科技”兩大議題,政產學研各界的“最強大腦”展開對話,探索產業融合新路徑。(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