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佤錦紡織專業合作社,縣級佤族織錦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楊小香正坐在廊下,手中梭線翻飛,一縷縷線變換成了韻味的圖案。
“佤族姑娘一般從七八歲,便開始跟著奶奶、媽媽學習織錦,最開始做給自己的腰帶,然后學做衣服裙子……不管婚喪嫁娶的重大場合,還是日常勞作的平凡日子,佤族人都喜歡身著我們傳統的織錦……”楊小香手上不停,緩緩敘述著佤族織錦的故事。
一織一梭間,佤族人民織就的不只是布,更是佤族文化的基因鏈。當古老腰機與智能織機同頻共振,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與電商達人并肩而立,這條穿越三千年的文化纖維,正在新時代編織出更加絢麗的產業云錦?!柏衾镓魵狻钡呢糇蹇楀\,正向世界講述“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故事。
云南網記者 楊子雙 郭麗 張順鋆
供圖 陳濤
來源:云南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