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原計劃只有百人參加的考試,最終報名人數達到了909人。全國首批長期照護師等級認定受到了長期護理和相關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青睞和追捧,報名踴躍程度遠超預期。
4月19日,全國首場長期照護師初級工(五級)考試在江蘇南通長護產業園舉行,首批100名考生參加考試。4月28日,81名考試合格的考生獲得了可在全國范圍內聯網查詢的長期照護師職業等級證書,成為我國首批持證上崗的長期照護師。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下稱“長護險”)連續5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第一財經了解到,國家醫保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動全國層面的長護險制度出臺。
社保“第六險”漸行漸近,長護險從49城試點走向全國之后,長護及相關產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作為國家醫保局主導設立的職業工種,長期照護師將解決長護險制度建設中照護服務供給不足等問題,為我國長護險全面落地提供人才保障。
長護師證書為何成為“香餑餑”?
49歲的王汝芳并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中國第一張長期照護師職業等級技能證書的持有者,她只是在公司號召考試報名時早早地報了名,她的準考證號就是19日考試100名考生中的第一號,通過閉卷機考和現場模擬操作兩場考試之后,王汝芳獲得了“000001”號長期照護師資格證書。
在28日下午舉行的全國首批長期照護師證書頒發活動上,王汝芳從國家醫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滔處接到了這份來之不易的資格證書。她對第一財經表示,因為年齡大了記憶力大不如前,長護師考試的內容又更加全面,專業度也很強,包括照護技能、法律法規、實踐操作等等,她準備了小半年的時間,終于順利通過。
王汝芳說,經過這段時間的系統培訓和反復練習,她掌握了更多專業技能,以后能夠更加專業、規范地照顧失能老人。“實操考試中協助進食的項目,我在日常工作中比較少接觸,通過這次準備考試,我掌握了這一項技能,以后如果有老人需要,我也可以為他們協助進食了。”王汝芳說。
“這次資格認證考生報名的踴躍程度出乎意料,因為考場容量有限,第一批考試只能安排100人,我們并沒有進行動員,主動來報名的考生已經超過900人,我們會在5月份分批完成全部考試,接下來就會進行常態化報名考試。”南通市醫療保障研究會會長顧忠賢告訴第一財經。
顧忠賢認為,考生報名踴躍的原因有二:一是業內從業人員對人社部和醫保局制定的國家職業標準的權威性比較認可,二是長護險經過了近十年的探索,已經培育出了一大批照護服務人員,以南通為例,定點服務機構里長護人員超過12000名,每個月的收入在5000~6000元,行業發展比較健康,收入較為穩定,職業認可度比較高,從事這個行業的熱情也比較高。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于2022年在職業分類大典中新增“長期照護師”職業工種,并于2024年2月共同發布了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將長期照護師正式納入國家職業體系。
“此前長護行業也是要求持證上崗的,護理人員會去考養老護理員證或是護士證等等,未來有長護證也會成為行業的要求,所以長護師考試的消息出來之后,報名非常踴躍。”顧忠賢說。
長期照護師職業標準、培訓體系及等級認定制度的建立,填補了我國失能照護領域專業化、職業化的空白,解決了“用什么樣的標準提供服務”的問題。
王汝芳就職的南通市海安鄰鹿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陳冬認為,長護險是為失能人員提供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在基礎服務護理的基礎之上,還增加了心理慰藉、康復技能等,對護理員專業性的要求會更強,但之前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普遍存在學歷低、年齡大、技能單一等問題,難以滿足失能人群的需求。
“國家推出長護師證之后,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未來長護師會成為醫保體系一個更高的職業工種,所以我們非常鼓勵員工抓住第一次考證的機會積極參加培訓和考證,希望第一批員工持證之后帶動其他員工考證,爭取兩三年之內我們全部兩三百名基層員工都能夠持長護證上崗。”陳冬說。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醫保室副主任王艷艷認為,職業身份的制度化將產生多重正向激勵,比如專業能力的提升、服務質量的優化,以及職業吸引力的增強。不難預測,未來長期照護師持證人數將會迅速攀升,形成覆蓋初級-中級-高級長期照護師的完整職業發展梯隊。
支持普通本科加強長護師等人才培養
我國于2016年啟動長護險制度試點,2020年穩妥有序擴大至49個城市。目前,全國超1.8億人參加長期護理保險,累計享受待遇超260萬人,定點長護服務機構超8000家,長期護理服務從業人員超30萬人。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測算,長期護理服務會創造近千萬個就業崗位,目前我國的長護從業人員僅為30多萬,長護險全面推開之后,護理人員的缺口預計會達千萬級,而且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高齡老人的失能風險越來越高,對護理人員會形成一個滾動式的需求。
國際的經驗表明,在推進長護制度建設中都會面臨護理服務能力和人才普遍性短缺的困境。多位定點長護機構的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招人難是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點,不僅很難招到年輕人,就是招聘50~55周歲這個年齡段的人也存在一定的難度。
加快推進長期照護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是提升長護行業就業吸引力的必由之路。
顧忠賢認為,通過長護師職業等級鑒定工作能夠提升整個長護領域從業人員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而且長期照護師對考生的要求比較寬泛,只要年齡滿16周歲,身體健康的勞動者都可以報考,能夠為社會上廣泛的人群提供就業崗位,考取證書之后,就可以去定點評估機構、上門服務機構等長護系統中就業。
江蘇省醫保局副局長陳亮表示,為了更好地體現長期照護師證的含金量,江蘇省會加大政策激勵力度,探索將護理服務機構從業人員持證率納入定點準入、考核評價等指標體系,引導護理服務機構優先錄用持證人員,薪酬待遇向持證人員傾斜。同時,對取得高級技能等級的照護師提供的服務項目,可適當提高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額度,激勵從業人員提升服務技能。
4月24日,國家醫保局會同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當前長期照護師培養培訓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支持普通本科加強長期照護師相關人才培養,鼓勵職業院校設置相關專業;促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培養使用待遇銜接等,并要求結合實際將長期照護師列入急需緊缺職業技能培訓項目、重點產業職業資格評價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目錄,按照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規定落實好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評價補貼等政策。
第一財經了解到,江蘇省醫保局已會同人社部門落實《關于發布2025年江蘇省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目錄的通知》要求,對長期照護師按高技能緊缺型工種給予培訓補貼和職業技能評價補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