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6日,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賈伊港,發生了大爆炸,導致70人死亡,超1200人受傷。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下令徹查,直接亮出了“鐵證”,直指以色列是油港大爆炸的幕后黑手。
伊朗找到了什么證據,認定以色列是幕后真兇?以色列和伊朗又有什么恩怨?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油港大爆炸
沙希德-拉賈伊港,坐落于霍爾木茲海峽的咽喉地帶,是伊朗經濟的“生命線”,伊朗50%的貿易額、85%-90%的海運吞吐量,都經要經過這個港口。
而且,它也是伊朗海軍的重要基地,這里更是伊朗堅守“世界油閥”的軍事支點,然而,4月26日的爆炸,徹底撕下了港口繁榮的假象,導致70人死亡,超1200人受傷。
據報道,在港口,有4個關鍵位置被同時引爆,爆炸造成的沖擊波,直接震碎了20公里外地的玻璃,熊熊烈火吞噬了堆滿貨物的輪船,濃煙遮天蔽日。
雖然伊朗已經恢復了貨物的進出口,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下令徹查,港口的癱瘓,導致伊朗損失了數億美元。
伊朗如何鎖定“真兇”
經過調查,種種跡象和證據都將矛頭指向了以色列,4月27日,外媒“Rakna”網站報道,伊朗副議長西拉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有清晰的證據證明,這是以色列干的,但國內并沒有官方報道。
他還講述了一些關鍵的線索:因為有4個不同位置同時爆炸,誤差不超過0.3秒,這表明:爆炸性材料是在港口內提前安裝好的,然后再通過裝置引爆,以色列就有這樣的技術。
而且以色列不止一次做過這種事情,早在2020年,以色列就曾對拉賈伊港發動過網絡攻擊,導致港口的計算機系統癱瘓,貨物被積壓了數月,給伊朗的對外貿易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2024年,以色列還公然襲擊了伊朗的天然氣管道,導致47人死亡,手法如出一轍,這都表明,以色列有很大的嫌疑。
而且,《紐約時報》的報道也給伊朗的指控提供了證據,報道指出,伊朗進口了超過1000噸高氯酸鈉,可以給伊朗的導彈提供燃料,而以色列的情報部門近期也在頻繁監控伊朗運輸的路線。
更耐人尋味的是,爆炸發生后,以色列軍方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卻拒絕回應伊朗的指控。
各國的回應
爆炸發生后,中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多個國家向伊朗進行了慰問,中國表示:對伊朗南部拉賈伊港口爆炸事件中的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也祝愿傷者早日康復。
俄羅斯更是緊急派遣專機,協助伊朗滅火,俄方與伊朗的關系不錯,雙方在能源上有合作,這次援助不只是出于人道主義,也是為了維護關系,穩定中東的局勢。
除了派遣專家滅火之外,俄羅斯的能源部還緊急宣布:將加大對伊朗的天然氣出口,推動兩國建立“反恐情報聯盟”,既是對2024年天然氣管道爆炸的反制,也是為了打破美國對中東能源的壟斷。
然而,作為以色列的鐵桿盟友,美國的表現堪稱“教科書級沉默”,白宮僅以“關注事態發展”的理由搪塞了媒體,既沒有譴責襲擊人員,也沒有給伊朗聲援、救援。
這種曖昧態度背后,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布局:它既希望以色列可以遏制伊朗,又怕被拖入直接的沖突,但伊朗外長扎里夫一針見血指出:“美國的沉默,就是縱容恐怖主義的幫兇”。
在安理會的緊急會議上,中方罕見地使用了“強烈譴責一切針對民用設施的襲擊”的表述,并呼吁建立“中東無核武器區”,還批評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高呼“主權不可侵犯”,但卻對中東的戰火視而不見。
伊、以恩怨的四十年
在冷戰時期,蘇聯為了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為許多國家帶來了威脅,伊朗和以色列也沒能幸免,因此,當時兩國相處得比較融洽。
1980 年,兩伊戰爭爆發,伊朗面臨著來自伊拉克的軍事威脅,以色列給伊朗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包括武器彈藥、軍事技術等,幫助伊朗抵御伊拉克的進攻。
伊朗也投桃報李,賣給以色列許多石油,保障了以色列的能源供應,可是,蘇聯解體后,伊朗和以色列對于中東的利益出現了許多分歧,尤其敘利亞問題,雙方的立場截然不同,矛盾逐漸激化。
2011 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伊朗是支持敘利亞政府的,給它提供了軍事援助、經濟支持和政治庇護,但以色列卻堅決反對政府軍,多次對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部署發動襲擊。
以色列非常擔心,伊朗在敘利亞的勢力擴張,會對自己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尤其是伊朗支持的敘利亞政府、黎巴嫩真主黨等勢力,這被以色列當作了“眼中釘、肉中刺”。
伊朗對以色列的攻擊自然不服氣,還揚言要進行報復,隨后,雙方的沖突不斷升級,然而,2020年,美軍暗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事件,讓伊、以的矛盾徹底爆發。
伊朗認為這是美國、以色列的聯合行動,對此非常不滿,隨后用導彈襲擊了美軍的基地,以方自然是認為美國更重要,所以它也不慣著伊朗,兩國的關系降至了冰點。
這次油港爆炸,伊朗自然把賬算在了以色列的頭上,認為以色列是爆炸案的幕后黑手。
這次爆炸事件還發生在美、伊談判的關鍵時期,一直以來,美國都在針對伊朗,對它進行制裁,限制它的核計劃和導彈發展,如果美伊談判取得進展,這讓以色列翻到不安。
如果以色列真的是這次爆炸的幕后黑手,那么,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破壞美、伊和談,讓美國繼續針對伊朗,如果伊朗認為美國是爆炸事件是默許的,那美伊談判也可能會陷入僵局,甚至徹底破裂。
那么,伊朗有沒有辦法反擊呢?
有點,如果美伊和談失敗,伊方可能會采取反擊,可以效仿一方的行為,襲擊它的港口,或者和胡塞武裝、真主黨合作,給他們提供支持,襲擾它的周邊。
伊朗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暫時不出口石油,讓全球油價飆升,迫使西方向以色列施壓。
結語
沙希德-拉賈伊港的硝煙尚未散盡,雖然伊朗的內政部長莫梅尼表示,港口爆炸是由“疏忽”造成的,爆炸事件的部分責任人已被傳喚,但所謂的“疏忽”究竟是什么,還沒有報道。
如今,全球都在注視著這次爆炸事件的走向,希望真相可以水落石出,讓伊朗的人民不再擔心!
信息源:致40人死亡 28日全國哀悼 伊朗港口爆炸最新細節披露 央視新聞 2025-04-28
信息源:致40人死亡 28日全國哀悼 伊朗港口爆炸最新細節披露 央視新聞 2025-04-28
信息源: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800傷,“可能與導彈燃料有關” 觀察者網 2025-04-27
信息源: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800傷,“可能與導彈燃料有關” 觀察者網 2025-04-2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