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董興生
隨著國內5G基礎設施建設進入成熟期,通信運營商已經放緩了相關資本開支,轉向在人工智能領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在這一產業變革的節點,通信產業鏈廠商都在尋求新的發展機會,試圖在AI(人工智能)時代搶占先機。
中興通訊在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基礎設施中的角色也在發生轉變。近年來,公司從全連接加速向“連接+算力”升級。“AI時代,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了AI給公司在未來3至5年帶來的確定性增長。”近日,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謝峻石在公司舉辦的“中國生態合作伙伴大會”期間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說。
今年初,DeepSeek等開源模型興起,引發各行各業加速AI部署。IDC預測,2028年全球AI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超32%,尤其是頭部互聯網廠商和運營商,都在加大對算力基礎設施的投資,這為ICT基礎設施建設帶來廣闊空間。
對于AI給行業帶來的機會點,謝峻石表示:“首先,AI會重構整個網絡基礎設施;其次,是算力基礎設施,從訓練發展到推理,投資資源將是十倍甚至成百倍的增長;第三是行業應用,比如AI給智能手機交互方式帶來的變化。中興將把握這些發展機遇,加大在AI領域研發和布局。隨著AI的驅動,我們有信心推動今年的收入重回增長軌道。”
2024年全年,受整體投資環境影響,中興通訊營收同比下降2.38%。目前,中興通訊的相關布局已初見成效。今年一季度,中興通訊以算力、終端為代表的第二曲線業務營收占比超35%;政企業務營收倍增,占比超20%。
謝峻石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拓展政企業務
過去數年來,“運營商網絡”一直是中興通訊收入最高的業務,去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03.27億元,同比下降15.02%;毛利率為50.90%,同比上升1.79個百分點。該業務營收變化主要受國內整體投資環境影響。
事實上,2025年,國內運營商投資進一步向算力傾斜。中國移動方面表示,2025年將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計劃資本開支1512億元人民幣,相比2024年下降128億元。其中,在算力領域投資373億元,占資本開支的比例提升到25%。中國電信預計今年資本開支合計約為836億元,預計同比減少10.6%,但算力投資同比增長22%。中國聯通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在550億元左右,其中算力投資同比增長28%。
面對運營商投資結構的調整和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中興通訊近年來持續重點發展政企市場。2022年,運營商業務占公司總收入的70%,到2024年,該業務的比重已經降至57.98%;消費者業務收入占比提升至26.72%;政企業務營收占比達到15.3%。
對于政企業務增長的原因,中興通訊政企業務總裁張雨歸結為三個方面:“AI普及推動智算需求激增,智算服務器已成公司的一個核心增長引擎;其次,短視頻、直播等新業態帶來流量爆發,迭加企業數字化需求,通算服務器及存儲市場持續擴容。此外,信創國產化替代未來三年將釋放數千億(元)市場空間,這會為公司帶來比較大的增長。我們對今年整個政企(業務)的收入增長有較高的預期。”
當前,中興通訊正重點突破互聯網、金融、電力等行業頭部客戶。以互聯網市場為例,中興通訊將之定位為戰略市場。2025年,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等頭部企業算力投資顯著增加,如阿里巴巴今年2月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3800億元布局AI基礎設施。
對于中興通訊與頭部互聯網公司的合作,謝峻石透露:“今年一季度,在通算服務器方面,公司在互聯網公司年度框架招標中取得較好份額,目前已開始規模接單和批量交付;在智算服務器方面,公司把握DeepSeek帶來的智算需求爆發機會,目前智算服務器合作規模加速倍增。”據悉,今年一季度,中興通訊智算服務器訂貨占比超60%,公司智算一體機產品已支持DeepSeek系列模型,應用覆蓋電信、教育、醫療、電力等多元場景。
此外,為提升對客戶的響應速度,中興通訊在組織架構上推行了“大企業—小團隊”模式。中興通訊副總裁胡雪梅表示:“過去,我們面對客戶的往往是銷售團隊,信息要一層層向后傳,現在中興把這樣串行的組織變成了并行的組織,即整合研發、供應鏈、銷售資源的多專業小團隊來共同面向客戶,實現決策前移。”
談及今年政企業務的發展目標,張雨介紹:“我們聚焦互聯網、金融、電力、政務、大企業等重點行業頭部客戶,通過技術降本、供應鏈優化及生態合作,推動國內政企市場全年保持快速增長,夯實公司第二曲線(主要包括服務器及存儲、終端包含智慧家庭終端、5G行業應用、汽車電子、數字能源等)的支柱地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借勢AI,尋求中興終端破局
政企業務之外,消費者業務被中興通訊視為支撐公司未來增長的核心方向之一。中興通訊認為,公司消費者業務,包括手機,是端到端完整通信解決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全年,公司消費者市場營收占比超26%。其中,家庭信息終端的出貨量超過1億臺,手機產品營收同比增長超40%,但這兩類產品的價格不一樣(手機平均售價更高)。”謝峻石說。
當前,中興通訊旗下的手機品牌主要包括紅魔、努比亞和ZTE,這三個品牌各有其獨特的市場定位和產品特點。其中,紅魔主攻電競垂直領域,單價較高;努比亞主打影像功能;ZTE則以中低端機型開拓海外市場(國內外銷量占比3:7)。
然而,在消費端,中興手機在國內市場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Canalys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7090萬部,其中,小米、華為、OPPO、vivo以及蘋果分別位列前五,市場份額共計80%。中興手機近年來均被列入“others(其他)”。
為實現市場破局,中興通訊方面計劃今年加大在手機上的投入,包括品牌、渠道建設投入,以及為提升產品競爭力加大跟AI技術廠商的合作。“AI很有可能給端側帶來整個的升級。”謝峻石說。展望未來,他表示:“我們希望將來中興通訊的業務能夠實現運營商、消費者業務和政企業務的三足鼎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