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打工人的吃飯困境。
是的,每天決定吃什么,是一種困境。
不吃,很顯然,會餓。
吃,我是真的
萎了。
就是一種
已經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
對那件事已經沒什么欲望了,
但是又12點多了,
硬著頭皮例行公事一下吧
的萎感。
我現在發現了,
打工人的午餐不可能三角——
便宜、好吃、不費勁。
以上三個,
你最多只能選兩個。
這些年為了維持生命體征,
大家也是各有各的努力。
01
好吃+不費勁=貴
剛入職一家公司的時候,都有過迫不及待要解鎖周邊地圖的新鮮勁。
從日式定食吃到中式炒菜,想保持三菜一咖的水準,錢包一個星期就會報警。
而且在飯點想在寫字樓附近堂食,坐電梯得排隊,吃飯拿號得排隊,吃完飯在便利店買點啥也得排隊,由此可得,午休=罰站。
退而求其次,點外賣。
但外賣的問題是,神券膨脹得不夠。
想要好吃還不費勁,代價就是爆點金幣。
02
便宜+好吃=費勁
為了省錢,選擇自己帶飯這件事,我做過的努力是,從買菜到放棄。
上了一天班,擠一個小時地鐵,強撐著把菜從快遞驛站拎回家,我得在椅子上癱著緩倆小時。
一想到第二天還得提前早起一小時,炒菜做飯,拎著飯盒去公司,中午跟十幾個同事玩微波爐卡位賽…
同樣是吃預制菜,至少外賣的口感及格,
自己精心調制的預制菜,干凈,衛生,難吃。
03
便宜+不費勁=難吃
如果你想便宜又不費勁,歡迎來到白人飯的世界。
我一度認為白人飯就是最適合牛馬的午餐——
雞胸肉、生菜葉、胡蘿卜、彩椒、藜麥。能生吃的直接生吃,不能生吃的煮煮就吃。
直到我看到了做豬食的直播。每一頓都是農家的當季蔬果,你還沒吃上的筍,豬已經吃上了。
有多少打工人,想和豬豬拍一回變形計?
吃白人飯,輕盈了,健康了,省事了,問題是:
嘴說“確實是吃過了”,胃說“沒什么感覺”。中午吃一頓白人飯,嘴和胃能對賬對一宿。
04
好在還有拼好飯
先別急著噴。
上一次能讓我花個位數就能吃一頓飽飯,還是十年前外賣行業百團大戰的時候。
拼好飯的低價并不是簡單粗暴的減量或低質,而是有一個成熟的商業邏輯。
傳統的外賣模式是咱們各自點餐,商家依次備餐,騎手按序配送。這種點單模式,可以滿足各種個性化的需求,同時也會增加商家的各項成本。
拼好飯的模式下,咱打工人組團拼團下單,商家可以集中精力準備更少的品類,騎手再統一配送,有效節省了各個中間環節的成本。
拼好飯的這種模式,就很適合以現做、平價、量大管飽的方式,讓做飯的、送飯的、吃飯的,都開心。
基于這個低價邏輯,拼好飯的商品和正常外賣商品是沒有區別的,大伙能在拼好飯的頁面,看到很多平時常吃常喝的老熟人牌子,點回來依然是熟悉的分量熟悉的味道,只是價格更招人喜歡了。
“每天吃啥”這個問題,真的讓我頭疼到我一度在想,人為什么還沒把吃飯這件事進化掉?
或者像貓糧狗糧一樣,做出一種可以直接溫水送服的人糧,每個月無腦買上一大包,每頓飯拿量杯挖一勺吃。
嫌吃飯麻煩,其實無非就是既舍不得自己,又舍不得錢包。
不過,好在還有拼好飯,能讓我不用做取舍,也能吃爽每一頓飯。
本文系“西二旗生活指北”原創
轉載請標明出處
制作:編輯部
微博:西二旗生活指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