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騰沖,不少人都會想到這座城市的三座城市雕塑——“高黎貢山母親”“徐霞客”和“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但要問這三座雕塑的設計者,可能很多人都答不上來。
今天,我們走進雕塑家王亞偉的故事,了解他與騰沖的藝術之緣。
王亞偉——國內知名雕塑家,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人,中國壁畫學會會員、中國錢幣學會幣章藝術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騰沖美術家協會特聘顧問。
對騰沖一見鐘情
首次到騰沖采風時,王亞偉便被這座邊陲小城的獨特氣質打動。“這里的火山熱海、古鎮村落、抗戰文化,甚至市井煙火都充滿生命力,每一處細節都能激發我的創作沖動。”他尤其對和順古鎮的百年民居、滇西抗戰紀念館的歷史厚重感贊不絕口。他說:“和朋友們說起騰沖時,我總喜歡和他們分享騰沖的風景與見聞。”
1985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的王亞偉踏上了與藝術相伴的漫漫征途。1989年,他的作品《晨》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1991年初,懷揣著對廣闊天地的無限憧憬,王亞偉奔赴海南開啟創業之旅,投身城市雕塑領域;1998年,踏入騰沖的王亞偉一眼結緣,喜歡上了這座邊陲小城。“第一次到騰沖,我就被這里獨特的人文風情和自然風光深深震撼,仿佛闖入一座取之不盡的藝術寶藏,它的每一處細節都能點燃我創作的靈感火花。”回憶起初到騰沖的印象,王亞偉還是一臉陶醉。
在騰沖靈感大發的王亞偉,自1998年4月起,相繼完成了《高黎貢山母親》《徐霞客》《浴女》《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雕》《胡煥庸》等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騰沖的地方特色,也表達了對騰沖歷史和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反映了他對騰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自然景觀的理解與熱愛。通過這些藝術作品,王亞偉將騰沖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美景呈現給了更多的人,大大提高了騰沖的知名度。
“媽媽領我走上藝術之路”
“我之所以走上了藝術的道路,是因為有一位畫家媽媽!”說起自己的從藝之路,王亞偉非常感謝母親對他的培養。
“記得小時候,每當星期天,媽媽就在家里畫畫,臨摹那些訂閱的畫報,還有一些明信片,上面大部分都是俄羅斯、蘇聯的大畫家的名畫。媽媽臨摹,我就在旁邊看,看得非常入迷………就像過年一樣開心!自小耳濡目染,我心里萌生了長大成為一名畫家的想法,沒想到的是,我卻走上了雕塑之路,沒有成為畫家。但是媽媽追求藝術的品質和她的審美標準卻深深地留在我心里,是那樣珍貴,那樣美好………對藝術的熱愛讓我快樂地生活著、讓我終生受益……”王亞偉說。
通過速寫練就多項能力
王亞偉說自己現在的藝術成就離不開小時候母親對他進行的速寫訓練。
“記得以前媽媽在齊齊哈爾市青少年宮教美術,我也在媽媽的美術班里。當時媽媽教我們5分鐘速寫,培養我們迅速抓特征,用最簡練的線條表現出來。媽媽是在挖掘我們的潛能,這種訓練鍛煉你造型的概括能力、審美意識和結構特征的捕捉。要鮮活不要僵化,擯棄模式和套路。我今天的觀察能力、審美意識、對形象的把握都是那時候練出來的。”王亞偉說道。
王亞偉創作的雕像《胡煥庸》,讓很多游客流連忘返。
“胡煥庸先生的雕塑是我用了8個多月才完成了泥稿,我力求表現出胡煥庸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沒有按照1935年他提出人口地理分界線時的形象,而是采用了他晚期的形象。形象的確定是我和胡煥庸的之子胡企中先生商榷后才進行創作的,胡企中和夫人看到胡煥庸雕塑時感動落淚!這讓我覺得所下的工夫、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
幸福快樂的一家
2008年,王亞偉和妻子木永軍相識相知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說起兩人生活的經歷,木永軍說,辛苦中蘊藏著甜甜的,“此前,王亞偉騎摩托車出游時不慎摔斷了腿,當時腿部尚未完全康復,在他臥床養傷的日子里,我逐漸完成了從女孩到妻子的轉變。我們的婚姻并非始于浪漫的‘蜜月’,而是從相互陪伴與悉心照料中開啟。”
2014年,兩人的大兒子出生。原本以為會一輩子沉浸于藝術世界的王亞偉,在孩子出生后,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位慈父。看著他對孩子溫柔慈愛的模樣,我由衷地為孩子們感到開心,時常對孩子們說:“你們太幸運了,有這么好的爸爸!”2020年,我們又迎來了小兒子。在我們這個年紀再添新丁,實屬不易,除了感恩,還是感恩。
此后,兩人的生活重心主要放在相互陪伴與教育子女上。如今,大兒子10歲半,小兒子4歲半,王亞偉從未傳授過他們繪畫技巧,甚至從未示范過如何畫畫。他只是給他們提供紙,任由孩子們自由涂鴉;他不在孩子面前作畫,生怕孩子模仿他的畫風,鼓勵孩子們隨心所欲地創作。
孩子們完成畫作后遞給他欣賞時,他總會毫不吝嗇地給予真誠且自豪的夸贊。如今,家中的墻壁上掛滿了孩子們的作品。木永軍說:“有時,我對孩子們的畫作反應不夠熱烈,還會遭到亞偉的‘指責’。平日里,亞偉會讓孩子們閱讀大量藝術類書籍(以圖片為主),他秉持的藝術教育理念是:審美能力至關重要。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亞偉采用的是一種張弛有度、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他如同一位指揮大師,把握著大方向,讓孩子們在合理的框架內自由、健康地成長。”
生活迎來新起點
2025年,王亞偉的事業迎來一個新起點,他從城市雕塑領域逐漸轉向掌中唯塑。自2018年起,他便與北京麥朵爾公司展開合作,發行了10余枚以著名時代人物為主題的銅章,其中包括魯迅、齊白石、梅蘭芳、金庸、單田芳、奧黛麗·赫本等。他的作品還代表中國在世界銅章大會上進行展示。在這方面王亞偉創作了很多作品,而以兒子溪目4歲時的側面肖像為原型創作的作品《瞳》,就是他最得意的代表作之一,同時也是他進入麥朵爾藝術世界的第一個浮雕作品。
“孩子來到了這個世界,用一雙大眼睛在觀察著這個世界,用自己的小手涂鴉這個世界,我從不遮擋他的視線,在想象力和創造力上把權力交給他,因為他本就是獨一無二!”王亞偉說,目前,他期望能將這一小眾藝術形式推廣至千家萬戶,讓更多家庭能夠欣賞到美的物件,這也是他接下來藝術創作和生活的目標。
從過客變騰沖人
“云南之旅讓我收獲了愛情,我的妻子是保山人,我在這里結婚、生子、創業,建立起了我的溫馨小家!”王亞偉感慨道。2018年5月,夫妻倆把王亞偉的雙親接到騰沖共同生活,兩位老人逝世后也都葬在騰沖。
王亞偉說:“在騰沖生活了20多年,我們一家都已深深愛上了這里,決定留下來養老,不走了。”“從亞偉冰天雪地的老家到四季濕潤的騰沖,我們很享受在這里的每一天,感謝騰沖滋養了我的小家!”王亞偉的妻子木永軍動情地說道。
“在騰沖的每一天,都是藝術與生活的美妙融合。”王亞偉話語里充滿感情,“這里生活節奏舒緩,能讓我靜下心專注創作,我會繼續深挖騰沖的文化內涵,創作出更多展現這片土地魅力的作品。”
開屏新聞記者 崔敏 通訊員 楊焱淼 張玉蓉 楊秦 徐永云 攝影報道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審 資漁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呂世成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