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雨蒙
編 / 郭陽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每當假期即將來臨之際,這句話總會莫名其妙的浮現(xiàn)在大家腦海中。
網友銳評稱,這種「周末必須到河北報道」的態(tài)度,有種不顧人死活的「洗腦感」,「河北模式」甚至已經成為各地文旅局競相效仿的優(yōu)秀案例。
但當我們將目光放到海外,各國各地的旅游局,除了走流量堆疊、口號轟炸的路線之外,甚至通過體育,找到了一套更為立體和系統(tǒng)的「打法」。
從非洲小國到北美小鎮(zhèn),各地旅游局都在搞體育了?
熟悉英超的球迷可能早已留意到:阿森納球衣肩膀上的「Visit Rwanda」標識,已經持續(xù)多年;而本賽季,布萊頓的球衣肩膀上,則悄然出現(xiàn)了佛羅里達小城基西米Kissimmee的廣告。
圖源:Experience Kissimmee
從盧旺達到美國地方旅游局,越來越多目的地正將目光投向綠茵場。僅2024-25賽季,英超聯(lián)賽中就有11支俱樂部與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旅游局達成合作協(xié)議,數量是三年前的近三倍,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圖源:sponsor united
這場席卷英超的「旅游熱」,背后其實是旅游局全球傳播邏輯的一次轉向。
其中,國家級旅游局的動作最為激進。
非洲小國盧旺達自2018年起,相繼牽手阿森納、巴黎圣日耳曼、拜仁慕尼黑等俱樂部,統(tǒng)一推出「Visit Rwanda」標識。盧旺達發(fā)展委員會估計,在短短三年的時間里,合作阿森納為盧旺達創(chuàng)造了高達7700萬英鎊的媒體價值。
中東國家也在通過體育強化「國家名片」。世界杯之外,卡塔爾旅游局早早布局歐足聯(lián),在 2024年歐洲杯期間的球場廣告、訓練服、場內大屏上高頻投放「Visit Qatar」,更借助官方贊助身份與球迷互動項目,全面提升了國際可見度。
事實上,體育與旅游的結合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初,現(xiàn)代奧運會就曾帶動大批國際游客流動,F(xiàn)1、世界杯、網球大滿貫等賽事也一直是城市引流的重要引擎。
但不同于過去更多是「賽事帶動城市」的邏輯,而在全球化傳播渠道日益豐富、體育內容商業(yè)化程度提升的今天,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qū)的旅游機構,開始主動借力體育,主動開啟了一場關于城市品牌、文化傳播與游客轉化的全球競爭。
足球則憑借其龐大的觀眾基礎與全球性影響力,成為這場全球競爭中的首選入口。據GlobalData數據,全球各地旅游局每年在足球領域的贊助投入已達1.35億美元。
事實上,旅游局重注體育的趨勢還在持續(xù)擴大。根據Hospitality Business Review的數據,全球體育旅游市場正以年均17.5%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31年整體規(guī)模將達到2.5萬億美元。
在這一背景下,光靠簡單的logo曝光已經遠遠不夠,越來越多旅游局開始在體育領域探索更深層次的玩法。
偏愛體育的旅游局,怎么玩出花來?
當下,旅游局的體育贊助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單純的廣告曝光轉變?yōu)槟康牡氐某两襟w驗,從以資源換熱度,轉為通過體育IP與城市、產業(yè)、游客形成真實的連接。
相比單向輸出的廣告,體育賽事自帶關注度、情緒價值與社交屬性,能讓旅游局的信息更自然、更深度地進入用戶視野。而隨著旅游消費轉向生活方式體驗,體育所帶來的文化溫度、參與路徑,恰恰滿足了目的地品牌更立體的表達訴求。
尤其是足球俱樂部,既有穩(wěn)定的球迷群體,又具備高度地域性和國際擴散力,成為旅游局爭相押注的理想載體。
圖源:supercopa de espana
根據GlobalData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體育贊助市場中旅游局的投入結構中,67%流向了俱樂部,只有16%用于體育聯(lián)盟。這種傾向背后,也透露出旅游局在做體育營銷時,更看重直接性和可轉化性——俱樂部擁有更具體的人群、情感紐帶和品牌合作空間。
而在具體實踐中,不同旅游局又根據自身資源、市場需求,發(fā)展出了幾種主流打法。
最普遍的就是上文提到的盧旺達旅游局和卡塔爾旅游局等,用超級IP拉升國家能見度,是當前最常見、也是最具話題性的打法。
盧旺達在贊助眾多頂級球隊的基礎上,同步上線了「Visit Rwanda」主題旅行路線,用實際產品承接曝光流量,極大提升了國家知名度和游客轉化率。
圖源:VIST RWANDA
盧旺達發(fā)展委員會體育營銷主管Belise Kariza透露,「在簽署合作伙伴關系之前,全球數百萬阿森納球迷中,有71%不認為盧旺達是一個合適的旅游目的地,但在合作伙伴關系第一年結束時,已經有170萬游客因品牌曝光而訪問盧旺達。」
這類打法適合資源雄厚、目標在全球快速「刷臉」的目的地。通過借助體育IP的熱度與信任機制,把國家形象嵌入粉絲的情緒資產中,從而實現(xiàn)體育營銷的長尾效應。
如果說頂級曝光是一種「廣撒網」行為,那一部分地方的旅游局更擅長「定點爆破」。
以佛羅里達州為例,旗下多個城市旅游局,如體驗基西米Experience Kissimmee、訪問杰克遜維爾Visit Jacksonville、訪問勞德代爾堡Visit Lauderdale等,分別與英超的布萊頓、西漢姆聯(lián)、狼隊等中游俱樂部有所合作。
這些俱樂部雖然不如曼聯(lián)、利物浦全球知名,但其粉絲基礎穩(wěn)定,人群畫像基本為英國中產家庭,與佛州主打的陽光親子游、家庭度假人群高度重疊。這些小城,通過精準合作,能以小成本撬動目標客群和潛在游客,呈現(xiàn)了體育旅游營銷層面日益精細化的趨勢。
英超球隊合作的北美旅游ip 圖源:sponsor united
更進一步,部分旅游局已不滿足于「打廣告」,而是主動將體育活動「嵌入」旅游產品設計,通過沉浸式體驗提升品牌好感度和停留時間。
沙特旅游局便是這一策略的典型代表。根據Influencer機構披露,沙特旅游局僅在2022-2023年間就組織了26次實地旅拍活動,邀請了300多位全球創(chuàng)作者前往沙特,生成的社交內容遠超預期,累計曝光超1億次。
被邀請前往沙特的創(chuàng)作者不僅參與如沙特聯(lián)賽、F1、電競世界杯等重大體育活動,還被深度安排進入Riyadh Seasons等文化節(jié)慶中,展現(xiàn)「沙特還可以這樣玩」的多樣形象。根據GWI報告,有60%觀看過相關內容的用戶表示愿意考慮沙特旅行,而這在此前幾乎是零。
圖源:visit saudi
此外,早在幾十年前,全球各地就開始將頂級賽事「搬」到本地的方式,借助體育賽事帶動旅游經濟。不過,今天的「搬賽入境」,早已不止是單一的比賽引流,而是朝著IP化、體驗化、體系化方向進化。
以阿布扎比為例,他們不僅與NBA合作斥資3000萬美元成為紐約尼克斯官方合作伙伴,還將尼克斯與76人的兩場季前賽引入Etihad Arena,配套舉辦NBA District沉浸式球迷體驗區(qū),將賽事與城市旅游資源打包聯(lián)動。
同樣模式下,沙特旅游局通過贊助西班牙超級杯,將比賽整體「搬遷」至沙特,既吸引中東觀眾,又收獲來自歐洲的國際曝光。
圖源:experience abu dhabi
整體來看,隨著全球的旅游模式從「賣風景」向「賣體驗、賣生活方式」轉型,旅游局在體育營銷上的投入,也已經從傳統(tǒng)的廣告曝光,進化到以體育為中心,撬動城市品牌建設、游客轉化、產業(yè)聯(lián)動的一整套系統(tǒng)工程。
體驗式旅游時代,體育成目的地營銷的新變量
回到國內,隨著Z世代、中產家庭成為旅游消費的中堅力量,傳統(tǒng)的「打卡式旅游」也開始逐漸讓位于「體驗式旅游」。
不論是從參賽到觀賽,從運動挑戰(zhàn)到社交分享,體育場景所帶來的沉浸感和記憶點,恰好滿足了當代游客對「個性化體驗」與「社交貨幣」的雙重需求。
國內已有部分地區(qū)在探索旅游與體育的深入融合。
一方面是蓬勃發(fā)展的路跑熱潮。根據中國田徑協(xié)會數據,2024年全年,全國范圍內共舉辦路跑賽事749場。
從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到人口數萬的小城,路跑賽事已成為城市形象傳播、激活旅游的重要工具。賽事不僅聚集人氣,也帶動酒店、交通、文旅消費,成為城市軟實力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不少地方開始因地制宜發(fā)展體育型旅游目的地。如張家口崇禮、新疆阿勒泰、吉林北大湖圍繞冰雪運動打造冬季旅游新場景;海南、廣東沿海地區(qū)在沖浪、槳板等水上運動上形成了初步生態(tài);澳門、成都等地更是通過品長期承辦體育賽事打造了新的「城市名片」……
但相比之下,中國的「體育+旅游」仍處于初級階段,賽事引流能力突出,但轉化鏈條斷裂的問題普遍存在。
多數賽事的目標仍集中在「把比賽辦好」本身,盡管賽事在組織、傳播上已頗具亮點。但從報名前、參賽過程的服務體驗,到賽后停留的消費引導,整體消費路徑尚未真正打通。
更重要的是,住宿、美食、交通、社交等配套資源與賽事之間尚未形成系統(tǒng),難以真正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或激發(fā)二次消費,許多賽事最終淪為「一錘子買賣」,難以留下持續(xù)影響力。
總的來看,隨著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跟著賽事去旅行」政策持續(xù)推進,也為這一融合趨勢提供了政策與行業(yè)層面的推動力。
其中杭州就在2024年啟動了「跟著賽事游杭州」文體旅融合新消費促進年活動,全年舉辦450余場體育賽事,其中包括近100場國際級、國家級賽事,涵蓋足球、籃球、羽毛球、游泳、電競等35個項目。2025年3月世預賽期間,杭州文旅還圍繞賽事推出了球迷專享的酒店住宿優(yōu)惠及禮包、比賽日接駁專車、熱門景區(qū)優(yōu)惠和相關旅游線路等,吸引了大量外地球迷,直接帶動旅游消費3.08億元。
當然,還有更多的城市同樣在進行多種嘗試,力圖通過賽事,撬動本地文旅消費與城市形象的進一步升級。去年國慶假期,北京市在朝陽、石景山等10個區(qū)舉辦16項賽事活動,參與人數37.5萬人次,其中僅2024中網賽事和WTT中國大滿貫兩賽事門票總收入便超1.4億元,約有14萬京外球迷和1.3萬境外觀眾入場觀賽,綜合消費額超5000萬元。
圖源:WTA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平臺也正在主動重塑「體育+旅游」的內容生態(tài)。在抖音、小紅書、快手等本土平臺,催生出大量圍繞路跑打卡、球場氛圍、美食住宿等內容的新玩法,也讓「體育目的地」成為年輕人自發(fā)傳播的新趨勢。
不僅如此,攜程、飛豬等旅游服務平臺,也在打通賽事票務、交通、住宿一體化服務,通過賽事權益包等玩法,推動「邊看邊玩」成為體育旅游新常態(tài)。
可以說,在國內,體育與旅游的融合,逐步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在未來,當體育賽事從「城市配套」升級為旅游核心資產,目的地營銷的競爭邏輯也正在改變——不是辦了多少場比賽、喊了多響的口號,而是誰能讓賽事成為旅程的起點,讓一次體育參與,演變?yōu)橐淮紊疃鹊某鞘畜w驗。
下一個節(jié)點,文旅局需要考慮的不只是如何承載好賽事的熱度,而是要回答一個更復雜的問題:游客會因為什么,再多留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