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8日,中國石油定點幫扶縣基層干部智慧農業專題培訓班在武漢成功舉辦。本次培訓由中國石油、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華中農業大學教育培訓學院承辦。來自中國石油定點幫扶的11個縣的75位基層干部參加,圍繞智慧農業與鄉村振興展開研討學習,共謀發展路徑。
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上,華中農業大學教育培訓學院副院長趙慧和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代表分別發言致辭,希望大家將本次培訓的新知識、新思考、新思路帶回當地,為農村發展注入智慧與活力。趙慧副院長向學員代表吉木乃縣副縣長葉爾江·哈布都卡力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副縣長劉功旺授予班旗。
專題授課
專題授課環節,邀請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委黨校、湖北省信息科技研究院等單位多位專家、教授,圍繞智慧農業相關政策、智慧農業技術與生成式AI工具運用、科技的創新實踐與新質生產力發展、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等專題開展授課。通過政策學習與實踐案例的講授,引導基層干部思考農村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升級、服務體系完善等關鍵問題。
現場教學
培訓期間,學員們走進多個智慧農業現場教學點,近距離感受科技賦能農業帶來的巨大變革。在武漢市農科院蔬菜所,工作人員帶領學員們漫步于現代化的智能溫室,引得基層干部們不時駐足觀察。在維爾福生物,企業負責人分享了種苗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全產業鏈經驗。武漢高農生物園匯聚了眾多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學員們通過多媒體展示,直觀了解了前沿的農業科技成果。武漢三鄉工程示范點杜堂村則展現了智慧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學員們穿梭其中,聽取杜堂村如何通過引入社會資本,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實現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歷程。
學員論壇
本次培訓班還組織了學員論壇。來自不同地區的學員針對自己所在縣域的農業發展實情,交流“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如何結合本縣農業資源,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智慧農業”。各縣學員代表積極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智慧農業作為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典范,將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對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次培訓班的舉辦,有助于中國石油定點幫扶縣的基層干部加深對智慧農業的理解,充實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