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重慶市林業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委社會工作部指導,重慶生態文化協會牽頭,聯合重慶市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宜簡、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重慶日報尹明公益、上游新聞等單位共同發起的“萬水潤青山·重慶萬瓶守護計劃”正式啟動站點征集,面向全市公開招募166個“守護青山”志愿服務站點,為長期奮戰在森林防火一線的護林員、森林資源監測人員、森林調查勘查人員、森林病蟲害檢疫人員、森林防火巡查人員等群體搭建起覆蓋全域的補給網絡。
作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守護者,2024年極端高溫天氣下,護林員日均徒步巡查里程超20公里,森林防火巡查人員單日消耗飲用水量達8升,森林病蟲害檢疫人員在40攝氏度高溫下仍需攀爬懸崖采集樣本……“他們用腳步丈量青山,我們以行動守護他們。”重慶生態文化協會負責人表示,本次計劃創新采用“政企社民”聯動模式,通過“萬瓶蘇打茶+百個守護青山站點+全民守護網”的三維保障體系,讓社會關懷精準觸達生態保護最前線。
根據征集方案,本次站點設置將突破傳統公益模式,構建“山、城、景、商”四大場景融合的“守護青山”立體網絡,每個站點將獲得由宜簡提供的600瓶蘇打茶,并由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統一進行公益配送,同時也號召社會各界用多種方式加入“守護青山”公益行動中。
166個站點將于5月11日前完成評估,在5月12日重慶協信星光時代廣場舉行的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儀式上進行公布,正式啟動“萬水潤青山·重慶萬瓶守護計劃”,號召廣大市民、游客跟隨林業人一起參與森林保護與生態修復行動。從“感動”到“行動”,從“一瓶水”到“一份力”的升級,打造生態公益新范式,每一份善意都將匯聚成守護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的磅礴力量。
活動主辦方將在夏季高溫來臨前進行公益配送并發放到位,并同步開展“空瓶回收計劃”,號召護林員與游客將飲用后的空瓶進行環保再利用。
未來,“守護青山”將聯合各方,通過多種方式把本次公益行動轉化為長效政策。
征集通道
即日起至5月11日,社會各界可通過“重慶林業”“重慶文旅”公眾號相關文章的征集通道提交站點申報材料。讓我們以一瓶水的清涼,致敬整座山的堅守;用萬人的善意,守護一城的綠意。
(聯系人:小馬姐 023-67464897、18996340305 郵箱:cqstwhxh@163.com)
申請要求
場地保障:需提供至少10平方米的室內或遮陽避暑空間,配備座椅、飲水機、充電設施等。主要在森林防火檢查站、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國有林場、主題郵局、商業空間等地。
物資儲備:需設置專用區域存放宜簡蘇打茶、急救藥箱等物資,并安排專人管理。
避暑功能:需配備風扇、空調等降溫設備,確保室內溫度≤30攝氏度。
需明確服務對象為林業戶外工作者(如護林員、森林資源監測人員、森林調查勘查人員、森林病蟲害檢疫人員、森林防火巡查人員等),并建立服務登記制度。重點保障高溫時段(10:00至16:00)的物資補給。
需在站點顯著位置懸掛“守護青山”志愿服務站點標識,并張貼活動橫幅或海報。提交發放記錄,包括領取記錄、照片或視頻等資料。
需要通過自有渠道(如公眾號、社群等)開展宣傳活動,以擴大社會影響力。
若站點出現物資挪用、數據造假等行為,將被取消資格。
市林業局自2018年底牽頭開展了“守護青山”志愿服務工作,旨在引導廣大市民參與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中生態修復、生態保護、生態惠民等志愿服務,助力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建設。目前,全市已建立覆蓋所有區縣的多元志愿服務隊伍217支,注冊志愿者7000余人,志愿服務時長約24萬小時,開展服務1萬多場次,參與公眾近20萬人次。2024年7月,“守護青山”志愿服務項目被納入中共重慶市委社會工作部“志愿助力”工程與志愿重慶建設重大項目清單。
本次“萬水潤青山·重慶萬瓶守護計劃”作為2025年“守護青山”志愿服務重點項目,預計將帶動超10萬人次參與生態公益行動,形成“人人都是生態守護者”的社會風尚。
上游新聞記者 王乙竹 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