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學校名字等因素影響,每年都有大量高校被大家忽視。這里面自然也包含部分211大學。
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大學前,務必要清楚自己未來在大學階段需要選擇繼續深造,讀到研究生。還是想要在本科學業結束后,直接就業。
如果想要繼續深造的話,必然就要優先選擇211高校,畢竟在保研率方面,211高校占據極大優勢,還有考研和考研后的調劑都有作用。
如果是想要選擇直接就業,選擇優質的專業就會比選擇211高校更加重要。今天所要介紹的8所211高校都非常冷門,但深造率和就業率都不錯,各位學生可以作為參考。
中國最冷門的8所211大學
我國211高校基本都有行業性質,這樣導致當行業出現沒落時,211高校的發展和報考熱度都會受影響。比如下面8所比較冷門的211高校,就是如此。
第一種農業高校:東北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
這兩所高校都是農業特色高校,東北農業大學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四川農業大學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兩所高校地理位置都不占優勢,加上又是農林類院校,存在感極低。
2025年軟科發布高校排行榜,東北農業大學全國排名122,四川農業大學排名141。全部都是跌出全國100強,也就成為大家所稱的末流211高校。
兩所高校農學類專業都很強,比如農學、畜牧學、植物保護、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學生整體的保研率都在15%以上,對于想深造的學生來說都很友好,500多分就能上。
除了農業相關專業外,兩所高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統計學、會計學、法學專業等性價比都很高,在全國各地的分數線都沒有達到600分。
第二種林業高校:東北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
這兩所都是教育部直屬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東北林業大學的林業工程獲得A+,北京林業大學的風景園林和林學兩個學科均獲得A+。
兩所高校的實力都很強悍,只是如今林業類專業不被學生青睞,導致學校存在感變得很低。隨著兩所高校的理工類專業都不錯,比如人工智能、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等。
北京林業大學的分數線會比東北林業大學稍高,但錄取分數線都沒有突破600分。比如北京林業大學在北京為574分,東北林業大學為560分。
第三種地質高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這兩所高校都同根同源,1952年國家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的地質系組成北京地質學院,后面搬遷到武漢辦學,改革開放后,設置北京研究生院。
2005年兩地高校都開始獨立辦學,最終才演變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所高校的優質專業都是地質學、資源勘察等,都是非常冷門。
兩所高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學科都是獲得A+,在第三方機構排行榜里面都是在前80名。但因專業問題,兩所高校的存在感同樣很低。
從實際來看,除了地質和資源等專業外,兩所高校都在努力布局新興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機械工程等學科發展都很好。目前學校的冷門專業分數線在580分左右。
第四種礦業高校: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這兩所高校同樣是同根同源,學校1953年命名為北京礦業學院,后面又遷往四川,1978年又在江蘇徐州重建,最終命名為中國礦業大學,同時建立北京研究生部。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從2003年開始獨立發展,使用共同的名字,只是后者需要加上北京兩個字。隨著我國礦業的逐漸沒落,兩所高校知名度受到一定影響。
兩所高校的優勢學科基本相同,第四輪學科中的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等兩個學科都是獲得A+,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學科都是獲得A-。
從學科評估結果來看,兩所高校的實力都很強,而且就業率和深造率都不錯。中國礦業大學2023屆畢業生就業率95.15%,深造率為44.9%。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查詢到的最新就業率為93.93%,本科深造率為56.75%。兩所高校的保研率都在15%以上,在211高校里面屬于中上游水平。
目前兩所高校的礦業類、地質類、土木工程類、建筑學類專業分數線都是在560分到580分之間,相對比較高的是人工智能、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類等專業。
總體評價
以上8所都是屬于行業特色高校,除了東北農業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外,其余6所都已經是行業“龍頭”高校,在行業里面擁有極高的認可度。
這些高校的王牌專業率雖然很冷門,但整體就業率非常高,部分專業甚至能達到50%,所以比較適合那些家庭條件較好,想繼續深造的學生。
如果想要擁有211高校文憑,又想報考就業率就高的專業,可以選擇以上8所高校的計算機或者機械等專業,相對于其他熱門理工類高校,以上8所大學性價比還是很不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