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政策支持清單,推動中醫藥全鏈條發展;啟動中醫藥出海項目,助力企業拓展新市場;搭建精準對接平臺,促成企業、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精準對接……4月29日,2025年成都中醫藥產業建圈強鏈大會在天府中藥城正式舉行,成都市中醫藥產業支持政策清單(2.0版)發布,港澳臺-成都推進中醫藥出海項目也在現場宣布正式啟動。
覆蓋全鏈條所有環節
中醫藥產業政策支持清單2.0發布
記者了解到,當前成都市共有中醫類醫療機構3394家,規上企業增至126家,建成全國最大的道地中藥材產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和中西部最大的醫藥集散貿易中心,全產業鏈規模突破300億元。為進一步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精準對接,會上,成都發布了中醫藥產業支持政策清單(2.0版)(以下簡稱清單)。
“最新發布的清單與之前相比覆蓋面更廣,更突出科技引領和市縣兩級共同發力。”據成都市衛健委中醫產業處處長趙曉紅介紹,2.0版覆蓋中醫藥一、二、三產全鏈條所有環節,除了市衛健委、市中醫管理局以外,還集合市市場監管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等多部門力量,幫助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難題。
為了賦能中醫藥創新發展,市科技局還印發了《成都市重點研發項目資助管理辦法》《成都市科學技術普及資助管理辦法》《成都市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平臺資助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文件,促進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
“通過此次大會,企業表達需求,展示自己,找到發展商機,也建立全成都、全行業、全產業鏈的視野。”成都市衛健委副主任黃友靜表示,“我們也將協同市級各部門行政資源共同助力中醫藥產業,集成產業政策,形成清晰的產業推動力,與企業互動,收集訴求,找到正確的工作方向和目標。”
與港澳臺建立長效聯動機制
讓“成都處方”變成“世界方案”
除發布清單外,此次會議還正式啟動了澳臺-成都推進中醫藥出海項目,標志著成都與港澳臺地區正式建立“標準互認、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產業協同”的聯動長效機制,在健全跨區域聯動工作機制、加快中醫藥標準互認體系建設、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合作、暢通中醫藥海外注冊通道等方面達成共識。
隨后,港澳臺參會代表也就當前香港、澳門、臺灣的中醫藥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川渝、港澳臺地區中醫藥產業供需清單也在現場發布,梳理出65項供需清單內容,涵蓋藥材種植、技術研發、醫療合作等領域。
“希望借港澳之窗、臺灣之橋,助力相關企業和機構推廣新產品,拓展新市場。讓中醫藥從中國的‘成都處方’變成‘世界方案’。”成都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還將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支撐”的科研新動能,讓成都成為全球中醫藥人才向往之地、技術首發之區、產業領軍之城。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胡瑰瑋 圖據 受訪單位 編輯 曾雪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