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銀發時代”的悄然降臨,如何在挑戰中尋找機遇,實現老齡化社會的積極轉型?寶山區以“老齡事業和銀發經濟發展雙輪驅動”為戰略藍圖,啟動了一場養老服務的現代化革新。4月29日,“實施老齡事業和銀發經濟發展雙輪驅動——全力打造養老服務現代化轉型‘寶山樣本’”啟動大會召開。活動由上海市民政局指導,寶山區人民政府和寶山區老齡工作委員會主辦。
實施老齡事業與銀發經濟發展雙輪驅動
會上,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市老齡辦主任蔣蕊,寶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鄧小冬共同為“寶山區實施老齡事業和銀發經濟發展雙輪驅動行動”按下啟動鍵,見證寶山區養老服務發展翻開新篇章。
當“銀發浪潮”遇上“科創寶山”,養老服務不只是民心工程,更是充滿活力的產業藍海。寶山區將構建“2+4+N”戰略布局,以“養老生活圈”“產業生態圈”2張版圖為基礎,以智力引領、數字驅動、品質筑基、法治護航4維賦能為支撐,以“智養、康養、樂養、醫養”等場景的N項服務品牌矩陣為特色,努力打造全域協同、創新示范的養老服務現代化轉型“寶山樣本”。
構建“養老生活圈”與“產業生態圈”互融互通
努力將“產業優勢”“空間優勢”轉化為對老年人的“服務優勢”。在寶山,郵輪旅游、綠色低碳、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及合成生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六大產業”方興未艾,這些新興產業,為現代化為老服務體系建設打開全新發展空間。活動現場發布寶山區“一園二區三地”產業協同生態藍圖,包括北上海銀發經濟產業園(一園)、養老生態示范街區、智慧養老示范社區(二區)、銀發消費產業示范基地、養老科技產業研發制造基地、大健康數智食療研發基地(三地)等,將作為銀發經濟發展的集聚中樞、創新高地、實驗場景和轉化引擎,進一步加速養老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優化服務供給、激發創新活力,集聚形成新質生產力“能量聚合場”。
推動“15分鐘養老生活圈”迭代升級。寶山區在現有的“區-街鎮-社區-家門口”四級服務網絡基礎上,以設施布局為基本面,以綜合網格為發力點,強化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將綜合為老服務全面嵌入黨群服務中心和65個綜合網格,讓服務資源“沉下去”、幸福體驗“浮上來”。活動現場發布的寶山區養老服務發展版圖,標志著全區養老服務空間格局進入2.0時代,將進一步構建完善覆蓋全域、精準響應、高效協同的養老服務體系,讓養老服務更加品質多元,可感可及。
政銀企社校共發力讓養老服務“有品牌”“更專業”
品牌是老齡事業和銀發經濟發展的載體,也是高品質養老生活的體現。寶山區按照“試點—評估—推廣—覆蓋”的運作模式,將為老服務品牌孕育作為工作著力點。作為寶山區N項品牌矩陣的首發項目,“老靈光”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銀法寶”養老公證法律服務清單、“小磚塊”養老護理員臨工市場、“老郵所樂”2.0版之銀發旅游定制專線、“老寶貝”幸福驛站、CCB長三角養老產業聯盟線下體驗中心、“老伙伴”互助關愛聯名卡、“守護記憶”認知障礙專項險等8個品牌項目依次揭曉。這些品牌項目涉及智慧養老、法律護老、專業照護、文旅康養、社區安養、養老金融等方方面面,將以“老有所養”向“老有優享”躍升為目標,推動跨地域、跨行業、跨部門的融合創新,不斷生發服務效能。
現場還發布了“智力引領、數字驅動、品質筑基、法治護航”四維賦能體系,將充分調動高校智庫、行業領軍機構、產業資本、政府部門等各方力量,以產學研協同助力突破人才瓶頸,以智慧化手段重塑服務流程,以標準化體系筑牢質量基線,以法治化手段防范系統風險,讓養老服務發展的專業支撐“強起來”,為事業產業協同發展開辟新路徑、注入新活力。
原標題:《寶山:打造“雙輪驅動”銀發經濟樣本》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郭劍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