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29日從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局牽頭開展上海市濕地空間規劃研究,目標打造既引領生態系統整體保護和修復,又符合超大城市市民休閑游憩需求的濕地空間體系。
據悉,此次研究以水田、森林沼澤、河流湖泊、水庫水面、坑塘水面、沿海灘涂、內陸灘涂等多種類型的濕地空間作為全口徑濕地統計對象,識別上海市濕地空間面積約6335平方公里,其中濱海濕地占比約65%,郊野濕地占比約32%,城鎮濕地占比約3%。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空間形態特征看,上海六成以上為河口近海濕地,其余主要為湖泊濕地、田野濕地、河流濕地、小微濕地等。
規劃將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挖掘上海河口海洋、滬派水鄉、公園城市等藍綠魅力和生態價值,統籌謀劃濕地生態系統網絡。
根據規劃,至2027年,上海將推動各類型濕地空間示范試點;至2030年,上海將按照“一張藍圖”基本形成濕地空間格局,并推出一批藍綠交織、水體清澈、生物多樣、“濕意”盎然的示范項目;至2035年,上海將全面建成安全韌性、健康美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生態之城。
據悉,近期上海將率先推進一批濕地空間行動試點,首批計劃推進20個左右的濕地空間營造試點。(記者鄭鈞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