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氣將至,無錫市惠山區堰橋街道堰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堰橋實驗小學24 名學生共同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立夏主題活動——“品立夏彩蛋韻 享讀書慧創歡”。活動深度融合傳統文化與讀書雅趣,引領學生們在書香與創意的碰撞中,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活動伊始,“立夏”知識小課堂拉開帷幕。社區工作人員化身知識的引路人,精心籌備的資料,通過生動的 PPT 與精彩視頻呈現。PPT 從天文歷法、農耕意義等多方面詳細闡述立夏,視頻則直觀展示各地立夏風貌。
過程中,現場展示的舊物件——扁擔、秤砣及秤桿等成為關注焦點。講解的工作人員稱,老物件木質粗糙、銹跡斑駁,但承載著豐收的期盼,見證著人們稱量作物收成的日常。“立夏時節,農事漸忙,這扁擔是農民的好幫手,秤砣與秤則是收獲的度量衡。”學生們聽得入神,不少人伸手觸摸,感受歷史的溫度。
詩詞典故穿插在講解中,“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的詩句回蕩教室,學生思緒穿越古代。互動問答環節更是氣氛熱烈,學生們踴躍搶答,答對者獲小禮品,對立夏文化的認知在書香與傳統交融中不斷加深。
之后的彩蛋創意繪制環節很受歡迎,熟咸鴨蛋、彩筆、顏料與裝飾材料一應俱全。學生們化身為小小藝術家,從所學知識汲取靈感,在蛋殼上繪制獨特圖案。有的借鑒書中之景,勾勒出翠綠荷葉與粉嫩荷花,細節之處盡顯匠心;有的從小動物描寫中獲得啟發,繪出憨態可掬的動物形象;還有的以抽象筆觸與絢麗色彩,表達內心對夏天的獨特感受。
之后還舉行了趣味斗蛋游戲。學生們分成 3 組,每組代表手持彩蛋兩兩對決。“砰砰” 碰蛋聲與加油聲、歡笑聲交織,宛如充滿活力的交響曲。大家全神貫注,有的小心進攻,巧妙運用巧勁;有的靈活防守,全力守護彩蛋。經過多輪激烈角逐, “斗蛋王” 脫穎而出,高高舉起彩蛋,收獲熱烈掌聲與精美獎品,臉上滿是喜悅。
負責人稱,本次“書香 + 節氣”活動以二十四節氣為載體,轉化傳統文化符號為可體驗、創造的教育資源,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舊時代立夏節氣豐富的文化與農耕記憶,通過“閱讀—實踐—反思”構建“知行合一”育人新生態。“未來,社區與學校將深入挖掘更多傳統文化元素,豐富育人資源,讓傳統文化在校園扎根,讓書香彌漫角落,助力學生書寫精彩篇章。”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建波
校對 石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