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
寧夏34人受到表彰,其中23人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11人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他們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他們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他們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我們見賢思齊,一起聆聽勞模故事!
從普通工人到全國勞模,寧夏萬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廠廠長王保國用了32年時間。他扎根一線、無私奉獻、創新進取,先后榮獲“銀川市勞動模范”“自治區勞動模范”“全國住建系統勞動模范”等稱號,憑借30多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了不平凡的篇章,202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自強不息 自學成才
1993年,因家庭經濟困難,王保國初中畢業后便踏入社會。他從最基礎的體力勞動做起,從養牛郎到搬運工再到維修助手,在多個崗位的摸爬滾打不僅錘煉了他的意志,更讓他積累了豐富的基層經驗。
2001年加入寧夏萬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后,面對公司機械設備落后的現狀,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電路、機械、施工、電腦CAD制圖等知識。自學成才后,先后設計制作了機械用零件12件,憑借吃苦鉆研的精神和精湛技藝,成為公司檢修、搶修及工程施工領域的“技術標兵”,被工友們譽為“草根發明家”。
務實擔當 創新進取
參加工作32年來,王保國先后參建各類工程52項,其中政府類重點工程11項,完成多個技術創新攻關。其中天然氣施工檢測儲氣井、更換井頭、加固儲氣井的技術打破了檢測公司在國內的檢測記錄,多年來創造經濟效益近500萬元。
2024年,王保國領銜的王保國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入選銀川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團隊由企業兩名勞動模范及專業技術骨干人員組成。工作室創立以來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的中心工作,深入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活動,將技術成果、優質服務、先進管理轉化為生產力,先后為公司取得7項國家專利,累計為公司創造收益300萬元。
團隊引領 匠心傳承
在師傅張華多年教導下,王保國通過師傅教、自主學,為企業生產進行技術改造、開展技術創新18項,節省資金120余萬元。王保國深知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積極發揮自己的技術專長,擔任公司內部培訓講師,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員工。
同時,王保國還積極參與行業技術交流活動,與同行分享經驗,共同推動行業進步。他還多次受邀到其他企業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贏得了業內的廣泛贊譽。
榮譽加身 謙遜依舊
2025年對王保國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他榮獲了全國勞動模范這一沉甸甸的榮譽,這是對他多年來扎根一線、默默耕耘的最好肯定。面對榮譽,王保國始終保持著謙遜的態度,他說:“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的培養和支持,更離不開團隊的協作和努力。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圖片由寧夏總工會提供 孫曉輝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