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的背后有很多艱辛,我始終認為公益不在乎捐贈多少,應該盡自己所能幫助他人,讓做公益成為我的一種習慣。”4月18日上午9時30分,昆明理工大學教師、“昆明之美”志愿服務隊發起人顧中國做客“開屏9點半民記訪談1+2·有壹有貳”直播間,回顧15年公益路上的快樂和淚水。
顧中國(左)回憶在春城晚報實習的經歷
顧中國帶來了記錄公益活動感人瞬間的筆記本,當中的照片和文字記錄了許多公益活動的場景,匯聚了“昆明之美”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們走遍昆明幫助他人的成果。這位“不務正業”的大學教師,在公益的道路上跨越了重重艱難溝壑,從被質疑“作秀”到獲得困難群眾的稱贊以及“全國最美志愿者”等獎項,顧中國將公益做成了習慣,讓昆明更溫暖。
首次活動是組織網友向流浪者發紅包
顧中國就職于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1月創立“昆明之美”志愿服務隊,在網絡上發出號召并在現實中傳遞愛心。在直播間,顧中國回憶起第一次組織公益活動時受到的質疑和收到的成果,頗為感慨。“第一次做公益活動是2010年2月7日,我們在網絡上發帖招募志愿者,把善款裝進紅包,到市中心尋找流浪者并發給他們。”顧中國回憶,當時以網絡論壇、QQ群為主要載體,他發帖號召愛心網友捐款并參與活動,“那天來了8名網友,下午1時我們到南屏街、正義路,沿街看到流浪者就發紅包”。時值過年,流浪者在接到紅包時非常感動,有人甚至流下眼淚。當天共發出1100多元紅包,春城晚報也做了整版報道,引起廣泛關注。
在質疑聲中志同道合者越來越多
“昆明之美”的首個公益活動做成功了,顧中國松了一口氣。在活動開始之前,顧中國要做公益的想法和招募過程一直伴隨著質疑聲。一些人聽到一位高校職工要向素不相識的人獻愛心,就懷疑他在作秀。
頂著壓力,顧中國堅持招募志愿者,關注有困難的人群,他明白,這個行動不能中斷。“從那次發紅包的活動到現在,我們志同道合的志愿者越來越多,活動也從每個月一次增加到每周一次。”
“昆明之美”幫助的對象有生活困難的老人、失去家庭關愛的兒童、被疾病困住的家庭、受自然災害影響的人員……15年來,顧中國已組織了各類公益活動上千場,取得了“云南十大新聞人物”“昆明好人”“昆明慈善好人”“第四屆云南省道德模范”“云南守信人物”“西部十大公益大使”“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昆明之美”志愿服務隊被云南省文明委授予“云南省學雷鋒活動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筆記本記錄著公益路上的點點滴滴
在直播間,顧中國展示了他帶來的筆記本,里面豐富的圖片和文字記錄著他在公益路上走過的足跡。一張照片記錄了顧中國為老人理發的情景,顧中國說:“那是在云南美術館樓下遇到的流浪者,我們都叫他‘打工爺爺’,他年紀大了,只能做看管單車、汽車的工作,老板給他提供每天的飯菜。”在了解到老人的情況后,他常常帶著志愿服務隊為老人送去食物,并為老人理發。“這是個很小的事,但體現了‘人人公益’的理念,公益并不是說一定要捐多少錢,用行動送出溫暖也是公益。”顧中國強調。
翻看筆記本,顧中國想起了救助葉師傅的場景。2012年4月10日,從文山來昆明賣燒烤的葉師傅突發腦溢血被送進醫院,“昆明之美”志愿服務隊在群里發起募捐,送去了近2000元的善款。不幸的是幾天后葉師傅去世了,顧中國得知逝者家屬無力結清拖欠醫院的治療費用后,就募捐了5500元送到家屬手中。“中國人都講入土為安,大家只是為葉師傅奉獻了一份愛心。”他回憶。
一次意外讓他更注重公益活動的規范化
公益的道路充滿了艱辛,顧中國曾因早期的活動規則不完善被告上過法庭。2014年,一位企業家聯系顧中國,想為敬老院捐贈太陽能設備。于是,“昆明之美”志愿者聯系到當時西山區團結鄉的敬老院,但在運送設備的路上,開車的志愿者因避讓騎行者而壓實線與對向行駛來的大車相撞,一位志愿者和同行的一名記者受了傷。志愿服務隊只好分為兩組,在保證捐贈按時進行的同時,將傷者送到醫院。志愿者們隨后進行了募捐,為受傷的志愿者和記者籌集手術費。
“我們為受傷的志愿者捐助了兩年的生活費,但傷者家屬還是與‘昆明之美’對簿公堂。我們都是為了公益,但卻出了意外。這件事也讓我在后邊的公益活動中考慮更多,比如外出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在活動地點集合。”顧中國說。
妻子和孩子逐漸理解他支持他
顧中國曾在春城晚報實習,并在多年的公益活動中與春城晚報共同前進。早年在部隊,顧中國是一名新聞報道員。“那時候我不僅要學習寫稿,還有發稿任務,一個月完不成任務我就坐不住了,所以在報社實習是很好的機會。”顧中國說。
1994年,部隊派他來春城晚報實習,3年的學習讓他充實了不少。在兒童節、中秋節等節日,他和記者共同前往家馨兒童救助中心為孩子們送衣服和文具。2000年,他轉業到昆明理工大學從事離退休教職工服務工作。他說:“我一直要求自己帶著愛心、孝心去工作,接待老同志要輕聲細語、熱情周到,對待老人要像對待自己父母一樣。”
在“昆明之美”成立后,顧中國秉持著“上班服務離退休教職工、下班服務困難群眾”的理念工作和生活。妻子和孩子也逐漸理解并支持他,在周末主動加入公益活動之中。
對顧中國來說,公益已經成為了責任和習慣。“我理解的‘堅持’是做很累很苦的事,但公益不需要‘堅持’,它是和吃飯喝水一樣的習慣。就像在部隊里,有人看電視聊天,我就在‘戰士書屋’里收拾書籍、學習新聞寫作知識。”他說。
顧中國帶領“昆明之美”志愿服務隊持續15年進行滇池放魚活動,為石林、富民等旱區送水,向保山、魯甸、盈江、彝良、四川雅安、西藏定日等災區群眾捐款。顧中國表示,未來他將繼續沿著公益之路走下去:“人生短短幾十年,總要做點幫助他人也讓自己快樂的事。”
掃碼回看直播
開屏新聞記者 李榮 楊兮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