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家曾)4月21日至23日,“AI助力 創新賦能 心理健康服務人才培養高端論壇”在燕京理工學院舉行。
燕京理工學院副校長李慶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的浪潮正重塑教育生態,在心理學領域,AI技術已展現出巨大潛力,希望此次論壇聚焦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科研與教學融合,構建協同育人生態,推動AI與心理學深度融合,培養扎根實踐的高素質心理健康服務人才,讓心理健康服務更普惠、更高效、更人性化,為構建健康中國貢獻教育力量。河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副理事長孫聞天表示,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建設需要從業者兼具歷史擔當與專業勝任力,新時代大學生應積極探索“AI+心理”本土化服務模式,深入學校、社區開展實踐,推動學用結合,進一步深化校際、校企合作,構建青少年心理成長友好型生態圈。人文教育學院院長劉忠見表示,此次論壇匯聚多方優質資源,以“校校聯合、產教融合”為雙輪驅動,構建“AI+心理”育人新范式,打造產學研融合生態圈,拓展技術普惠新場景,學院愿以此為起點,共探智能時代心理健康服務人才培養的“破局之道”。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特聘教授岳曉東在題為《AI時代的心理人才培養:挑戰與機遇》專題報告中,從時代變遷、社會復雜性出發與同學們深入探討AI時代的核心挑戰、破局路徑及人才培養策略。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河北省心理學會理事長張志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心理學和人才培養》專題報告中,從心腦關系、個體層面、社會層面、發展維度四個方面深度分析了AI時代心理學的重要性、新特點、新發展及人才培養方向。
論壇舉行期間,燕京理工學院教育類專業學生帶來《我的情緒我做主》《小班健康領域,學會傾訴》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展示,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妙趣橫生的游戲互動,鮮活靈動的故事分享,全景呈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魅力。
本屆論壇由燕京理工學院主辦,人文教育學院、龍明升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新視域文化產業學院承辦,河北正尚方心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順義區和諧心理咨詢中心、廊坊博谷心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國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作者:家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