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稱,美國農業部突然傳出一則消息稱,中國一周內取消了美國的1.2萬噸豬肉進口訂單。如果只是1.2萬噸豬肉的訂單,那這倒也不是什么大事,關鍵這件事的背后,水可不淺。自上次豬肉價格暴漲后,現如今市場上的豬肉價格還算平穩。其實跟國家這兩年扶持本土養殖業關系密切,這次取消美國豬肉訂單一方面是對關稅戰的回應,另一方面也是給國內的畜牧業再添把火。,在G20財長會議上,美國財長貝森特迫切的想要和中方財長碰面,結果吃了個閉門羹。
美國這位財長到處碰壁,前兩天剛和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隔空對罵,馬斯克直接把他的那點破事全都揭底了。此外有消息稱,日本公明黨黨首帶著親筆信訪華,而中國駐日大使在回應中,提到了"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這話里話外聽著都像是表達出雙方將要聯手動搖美國在亞太的傳統盟友體系的意思。自關稅戰打響之后,美國的日子可以說是越來越難過了。關稅戰一打,所有的價格優勢全都消失了。不少加州的紅酒商在論壇上吐槽,說他們現在往中國發貨要走加拿大轉口,酒的價錢都不夠付運費的。
供應鏈這么七拐八繞的,企業還能干得下去嗎?關稅戰打響后,不但企業市場亂套了,白宮內部也亂了。貿易顧問納瓦羅還在那嚷嚷要加關稅,然而美國的實業經濟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現在的美國政界和商界完全分成了兩派,商界不管政界的發展,而政界也不管商界的死活。那么中美這場貿易戰最終會走向何方呢?有人認為,轉折點或許已經出現了,日本反水就是個標志性事件。以前總說G7鐵板一塊,想不到最聽話的小弟,如今也敢當著大哥的面掀桌子了。
日本不少汽貿商已經開始了他們的操作,日本不少本土汽貿公司把30%的汽車零部件訂單從美國轉到了泰國,白宮恐怕也沒想到,拋開美國的供應鏈居然可以重構的這么快。那么這次豬肉訂單取消的背后又說明了什么呢?除了反制關稅,其實更重要的是推動進口多元化。以前咱們都把市場瞄準在美國身上,但現在不必了,南美的牛肉,歐洲的禽肉等等,都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咱們的超市和菜市場,這種"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的策略,既為咱們國家增加了談判籌碼,同時也保障了民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