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新聞周刊》近日援引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下轄的第三艦隊聲明稱,美國“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已離開母港,并隨其航母打擊群一起前往西太平洋地區進行“定期部署”。《新聞周刊》稱,此舉是為了填補“卡爾·文森”號航母離開西太平洋前往中東地區而產生的力量空白。報道稱,西太平洋地區部署有“卡爾·文森”號航母和“喬治·華盛頓”號航母。但一名美國官員稱,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已下令將“卡爾·文森”號調往中東,以配合美軍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打擊行動。
此次調整是美軍自去年9月以來第二次在中東區域維持雙航母存在,其作戰半徑可輻射紅海南部關鍵航道。“卡爾·文森”號在接到命令時距離圣地亞哥母港僅剩2800海里,編隊指揮官隨即指揮艦載機聯隊進入二級戰備狀態。該艦搭載的F-35C中隊已對電子戰吊艙進行針對性升級,以應對胡塞武裝近期頻繁使用的高頻干擾戰術。
“尼米茲”號航母(資料圖)
自五角大樓發起了“粗騎兵行動”,顯著擴大了其針對也門胡塞控制區的行動。根據特朗普總統1月份發布的行政命令,美國正式將安薩爾真主組織指定為外國恐怖組織。原因是胡塞武裝使用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以色列領土,并多次襲擊紅海和亞丁灣的民用船只。最近,也門叛軍試圖直接襲擊該地區的美國軍事資產,主要是“哈里·杜魯門”號航空母艦,這使情況更加惡化,美國反胡塞武裝作戰任務的既定目標是恢復紅海的航行自由。
顯然,如今航母的派出,是為針對胡塞目標和基礎設施日益升級的空襲提供了空中掩護,這些空襲是該組織對以色列在加沙沖突的報復性襲擊紅海航道的結果。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政府可能認為這種增強會在未來的伊朗談判中帶來杠桿作用,或者保護地區盟友免受伊朗的報復。但誤判的風險正在增加。隨著更多的軍事資產集中在不穩定的戰區,意外升級的風險也在上升,尤其是考慮到無人機襲擊、海上事故和網絡行動的激增。
美航母(資料圖)
要知道,紅海這地方,最近幾年跟“火藥桶”似的,隨時一點就炸。2023年10月,巴以沖突再起波瀾,也門的胡塞武裝跳出來,喊著“支持巴勒斯坦”,開始對紅海的美軍目標下手。他們用無人機和導彈,專挑美國航母和軍艦“招呼”。近日,胡塞的一次偷襲可把杜魯門號的護航艦隊嚇得不輕——一艘補給艦被導彈擦中,甲板炸出個大窟窿,差點“報廢”!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美軍“半報廢”航母直奔亞太,剛走到一半就出大問題。據外媒報道,美軍尼米茲號航母在關島短暫停靠的過程中,船上的一名水兵不知所蹤,直到本文發布時仍未找到。有任務安排的尼米茲號航母只好啟程,在尚未抵達亞太的情況下,先出現了“減員”。顯然,這樣的老舊航母其核心架構和性能已無法完全適應現代高強度作戰需求。這一決定背后,反映出美軍航母資源的緊張局面。
美航母(資料圖)
當前紅海及中東地區的局勢極為復雜,多方勢力相互交織。美軍的空襲、胡塞武裝的反擊、法國的介入以及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潛在沖突,都讓這片土地陷入動蕩。這場沖突不僅給當地民眾帶來了巨大傷痛,也對全球能源市場和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國際社會應積極推動各方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為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創造條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