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源Auto
作者:潘卓倫
“N7這臺車真的不賺錢,但是虧多少不能說。”
在4月27日的新車發布會后,東風日產商品規劃總部副部長尚順事在接受采訪時,開玩笑說新車不賺錢,準備靠新車同款辦公椅補貼。
在發布會上,東風日產發布了一款尺寸比天籟略大的純電動新車——日產N7,售11.99萬元起,同時還將N7賣點之一的前排“大沙發”裝上輪子,推出了一款帶通風加熱按摩以及電動調節的辦公椅,售9888元。
“合資公司要說服股東虧錢賣車是很難的,但最終還是說服了。主要為了把我們失去幾年的客戶找回來,所以定了一個有誠意的價格,月銷過萬才是爆款,我們會朝著爆款往前沖。”玩笑過后,東風日產高管補充稱。
如果按月銷過萬為目標,日產N7的首銷開了個好頭。據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新能源品牌總經理王騫透露,截至發布會結束,日產N7已經獲得10138張訂單。
N7的良好勢頭,源于東風日產表現出了堪稱目前合資車企最滿的求生欲。
以同樣上市即收獲五位數訂單的廣汽豐田鉑智3X為例,其震撼售價背后,還留下部分車型搭載非主流電池,整車基于合資中方量產車型“換殼”的話柄。而在N7上,東風日產把這些負面聲音都扼殺在搖籃里。
以“換殼”為例,早在日產N7首次亮相時,便有觀點質疑其是東風奕派007的東風日產版本,因為兩車有著軸距一致,電機動力參數和前后懸架類型相似等共通點。如今新車正式上市,日產N7因為驅動形式、車身結構等都與東風奕派007有所不同,能夠給予“換殼”論最有力的回應。
事實上,對于合資品牌來說,借用合資中方的技術造新能源車,是新車在產品力和價格快速跟上市場節奏的捷徑。例如日產N7,雖然官方稱該車基于東風日產全新新能源平臺打造,但如果沒有來自東風汽車的電機、東昱欣晟(東風汽車與欣旺達的合資公司)的電池等元素,新車也不會有一個亮眼的價格。
在這方面,東風日產既獲得了共享合資中方技術、資源的紅利,又通過產品定義有力回擊了“換殼”質疑,相比大部分友商更顯用心。除此之外,東風日產在N7上的求生欲,還體現在補齊了合資新能源車以往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包括比不少新勢力競品更流暢、美觀的中控大屏操作體驗,以及與Momenta合作并在功能上符合市場合格標準的輔助駕駛系統。
另外,日產N7為了真正大賣,還正在改革銷售體系。
在N7正式上市前,東風日產便著手把訂單零售、交付和服務三個板塊分離,建立訂單零售中心和零售交付中心,目標是令用戶的購車流程盡量向主流新勢力車企看齊,提升渠道銷售積極性的同時減少傳統經銷商模式下的內耗。
然而,近日有疑似東風日產內部人士在網上實名吐槽N7在銷售模式上的不足,例如因為缺乏配套技術支持,銷售在線上開拓線索過程中,即使用戶下單也無法記到自己頭上;車企雖然設置了N7的銷售考核及激勵機制,但評比以人工統計和主觀打分為主,公正性存疑,等等。
4月28日,源Auto在廣州某東風日產4S店了解N7時,銷售也有提及上述情況,建議盡量店內確認下訂。另外,根據源Auto到店后的經歷,該店銷售在接待試駕、講解新車方面的積極性不如大部分新勢力品牌。
對于東風日產乃至日產來說,N7肩負力挽狂瀾的重任。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日產在華銷量同比下跌超27%至12.1萬輛。另據媒體報道,日產近日將2024財年(2024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合并財報的凈虧損預期調整到7000億-750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355億-380億元),創歷史新高。
東風日產和日產的低迷,與電動化轉型緩慢以及新車青黃不接有直接關系。在這個節點上,已經在中國市場引起關注,并有望出口到海外市場的日產N7成為關鍵。
“我們會賣去很多地方,很多地方有人要。包括右舵車都在開發了。”日產方面高管在N7發布會后告訴媒體。
作為一款純電動車,日產N7的產品力放到全球車市中,擁有比單純在國內市場更強的競爭力,該車出口到海外市場有望獲得遠超國內的利潤。在國內虧本開賣N7,是東風日產乃至日產自救的開始。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