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北京首個“常相伴·炎癥性腸病患者關愛示范中心”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首都國際機場院區掛牌并投入使用,至此,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常相伴·炎癥性腸病患者關愛中心”已在全國29個省、直轄市的241家醫院落戶。
▲3月31日,“常相伴·炎癥性腸病患者關愛示范中心”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首都國際機場院區掛牌
炎癥性腸病(IBD)是一類反復發作的慢性腸道炎癥疾病,其病因復雜,且目前尚無根治方法,因此長期困擾患者生活。2021年3月,在武田中國支持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起“常相伴?炎癥性腸病患者關愛中心”(以下簡稱“關愛中心”)公益項目。關愛中心聚焦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慢性腸道疾病患者的全病程管理、提升生物制劑患者的輸注體驗。從2024年起,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將更具有示范作用的炎癥性腸病區域診療中心(IBDQCC)醫院,授予“關愛示范中心”的稱號。
隨著越來越多的關愛中心在全國相繼落地,該項目持續拓展服務半徑:一方面以多元形式深耕患者教育,通過線下科普講堂、線上云課堂等立體場景,將規范化診療理念、用藥管理知識、生活方式指導融入疾病管理全周期,助力患者建立主動防控意識,從“被動治療”轉向“主動自愈”;另一方面聚焦基層醫療能力建設,通過標準化診療培訓、多學科會診指導、遠程醫療技術賦能,幫助縣域醫院提升IBD早期識別、規范治療及長期隨訪能力,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家門口”。關愛中心始終以“患者教育+基層賦能”雙輪驅動,不僅為病友們搭建起科學抗“炎”的知識橋梁,更通過夯實縣域醫療服務網底,為健康中國建設注入“精準護腸”的公益力量,讓每一位患者在全病程管理中收獲治療信心與生活希望。
▲“常相伴·炎癥性腸病患者關愛中心”
截至目前,“常相伴·炎癥性腸病患者關愛中心”受益患者達3萬余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累計開展患者教育活動2000余場,覆蓋10萬余人次。
IBD介紹
炎癥性腸病(IBD)是一類反復發作的慢性腸道炎癥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常表現為腹痛、腹瀉、便血、體重下降等,嚴重時可能引發腸梗阻、腸瘺甚至癌變,像一位“難纏的腸道入侵者”,長期困擾患者生活。其病因復雜,與遺傳、免疫異常、腸道菌群失衡及環境因素密切相關,且目前尚無根治方法,需通過藥物控制、生活方式調整甚至手術進行終身管理。
隨著我國發病率逐年上升,早發現、早干預尤為重要!腸鏡檢查、血液檢測等是關鍵診斷手段,生物制劑等新型藥物為治療帶來突破。及時規范治療并配合飲食調理、心理調節,能有效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質量。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常相伴·炎癥性腸病患者關愛中心”名單
供稿: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社區發展與志愿服務項目中心
執行主編:張一諾
本期編輯:吳美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