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戰略司令部發言人的話報道稱,多架B-2“幽靈”隱形轟炸機本周已從美國密蘇里州基地飛抵位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該發言人強調,此次部署是五角大樓“威懾、偵測并在必要時挫敗針對美國及其盟國戰略攻擊”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發表講話稱,胡塞武裝通過導彈成功襲擊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和雅法南部的一處軍事目標。
B2隱形轟炸機(資料圖)
據分析,美軍此次大規模部署B2轟炸機,旨在對胡塞武裝實施廣泛打擊。然而,胡塞武裝的具體損失尚未有詳細統計。值得注意的是,美軍為準備此次軍事行動,已在過去數周內投入高達10億美元。這一巨額開支凸顯了美軍的戰略決心,同時也反映了當前軍事行動的復雜性與高成本。此次行動不僅展現了美軍強大的軍事能力,也引發了外界對地區局勢進一步升級的擔憂。B2轟炸機是目前美軍唯一能夠有效攻擊伊朗地下核設施的機型。
美國和伊朗這倆老對手,關系一直緊繃著,幾十年來,小規模的海上打斗和摩擦就沒斷過。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那個橢圓形的辦公室里放出話來說,伊朗要是談不成核協議,那可就有大麻煩了。他說,他剛給伊朗寫了封信,心里還是愿意和伊朗好好談談的,但如果談不攏,伊朗就得準備承擔后果了。得承認,特朗普這次的說法又是老一套了。他在第一次當總統時,就鐵了心要對伊朗強硬。這樣一來,伊朗國內經濟發展就頂不住了,石油也賣不出去,經濟受到很大打擊。
美軍(資料圖)
由于美國共和黨里的強硬派和以色列一直走得很近,所以他們對待伊朗的態度就更加不友善了。以色列的總理內塔尼亞胡直接站出來說支持用軍事手段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特朗普在談判開始前就打算讓以色列在這場“軍事行動”中當頭兒。赫格塞思這么說,既是為了迎合國內的政治環境,也是給以色列一個“安全保證”。而且,美國通過公開嚇唬別人,把未來可能的軍事行動說成是“沒辦法的辦法”,營造出一種“美國已經努力用外交方式解決”的形象,好讓國際社會站在它那邊。
特朗普將伊朗塑造為“邪惡軸心”的核心角色,其言論充斥著冷戰思維和單邊主義。然而,他所謂伊朗“接近核武器”的說法,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報告并不完全相符。報告雖指出伊朗濃縮鈾庫存已超協議上限,但尚未表明伊朗短期內具備核武能力。特朗普無視這一技術現實,刻意夸大伊朗威脅,為其升級對伊政策預設正當性。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強大壓力,伊朗方面態度堅決,毫不退縮。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對特朗普政府極度不信任,明確表示“伊朗絕對不會和‘霸凌政府’談判”。
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16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表示,其訪問俄羅斯,是為了向俄總統傳達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信息。他指出,在伊朗與美國的核問題談判中,伊朗必須了解美國的真實想法,如果美國提出建設性立場,伊朗希望可以開始“就可能的協議框架進行談判”,但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將繼續面臨立場矛盾和沖突的問題”。他表示,談判只有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氛圍下才能進行,強加立場不會有任何結果。伊朗將冷靜地參加談判,不受任何壓力的影響。
但是如果美國和伊朗雙方就伊核問題達成了最終的和解,那么整個中東將會徹底失去和美國博弈下去的資本。目前中東抵抗美軍主要勢力分別是胡塞武裝、伊朗、黎巴嫩哈馬斯武裝,其中哈馬斯武裝和胡塞武裝主要軍事援助都是伊朗提供的,一旦伊朗向美國低頭,那么胡塞武裝也蹦跶不了太久。其實向美國低頭對于伊朗當局而言并不是一個緩解國內經濟緊張有效的解決方案,與其向美國低頭不如加大援助胡塞武裝和哈馬斯武裝的力度,即使上了談判桌也能有更多的籌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