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招聘會現場的采訪視頻登上了熱搜:在杭州舉辦的"百萬英才匯南粵"招聘會現場,一位浙大應屆畢業生用平靜的語氣道出她的求職期望:"年薪15萬,雙休。"
本以為是再正常不過的訴求,可當網友們得知了她的專業后,才明白為何HR當場沉默,甚至紛紛嘲諷女同學的“天真”,浙江女學霸這段“天真發言”的走紅后,不少網友才明白,原來名校生身上若有這“兩個特質”,那他們的就業,注定比普本生更難!
按照我們的刻板印象,找工作是企業挑選畢業生,因此學校的名氣越大,被選中的概率也就越高。但事實并非如此,找工作是一次相互的選擇,即便企業再青睞名校光環,也得選擇能接受待遇水準的畢業生,而浙大女同學身上的這兩個特質,毫無疑問成了她求職路上的攔路虎!
名校生身上若有這“兩個特質”,他們的就業,注定比普本生更難!
這位浙大女生學的是新聞學專業,根據去年的數據統計,該行業平均招聘薪資僅為8000元/月,比五年前下降了近15%,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浙大女生提出的年薪15萬反而不切實際,這也是名校光環帶給她的第一個特質——對自己預期過高。
而第二個特質,則是對行業實際情況了解不足。一個學了四年新聞學的人,究竟是完全沒實習過,還是她參與的實踐項目脫離現實社會呢?否則她也不會幻想著自己能找到雙休的工作!
新聞行業的工作特性決定了"雙休"成為一種奢侈,無論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競爭激烈、工作強度大是基本現狀評。評論區有過來人表示:"自己在這個領域從業十年,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雙休,新聞隨時發生,記者隨時待命,這是這個行業的基本規則。年輕人如果無法接受這一點,就只能考慮換個行業發展了。"
可見名校光環也未必都是好事,招聘會上這位女同學的表現恰恰是不少名校畢業生的縮影,當名校畢業生的身上同時存在對:自己預期過高以及對行業實際情況了解不足,這兩個特質時,就注定了他們比普本學生更難找到理想的工作。
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職場認知,才能幫助畢業生順利求職
根據去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全國"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反而低于普通高校,看似矛盾的現象,卻隱含著內在合理的邏輯。
舉個例子各位讀者就能明白了:一個是浙大的新聞學女學霸,要求15萬年薪且必須有雙休;另一個是普通本科的畢業生,沒有薪資要求且愿意加班,如果你是HR,你會選擇哪一個?
誰都知道浙大比普通好太多,可問題是,當企業無法滿足名校畢業生對待遇的高期待時,即便再喜歡浙大的光環,也只能選擇院校水平更低的畢業生,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小廟容不下大仙!
可見在就業這條賽道上,學歷的光鮮能帶來優勢,可若是因此帶來錯誤的理解和認知,高學歷也能成為就業當中的攔路虎,浙大女同學身上的遭遇也給廣大應屆畢業生們提了個醒:
進入就業市場后,一定要盡快擺脫學生思維,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一方面要積極了解就業市場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不要對待遇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避免錯過校招,更難就業!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