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畔的木棉正艷,林城貴陽的橄欖枝已至。4月28日,貴陽市、貴安新區2025屆高校畢業生引筑系列活動在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拉開帷幕。活動當天,貴陽貴安61家優質企業攜216個崗位搭建起跨越千里的“才聚橋梁”。以“政校企”三方聯動的模式,在珠江之畔奏響"強省會"人才集結號。
上午10點,貴陽市、貴安新區與華南理工大學人才招引座談會暨人才培訓合作簽約儀式在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舉行。會上,華南理工大學與貴陽產控產業園區建設運營有限公司、貴陽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貴陽中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家企業在儀式現場簽署人才培訓合作協議,標志著校地合作邁入產教融合新階段。
貴陽市創投公司副總經理劉偉華在簽約后表示,“這次合作猶如架設起人才輸送管道,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賽道,我們將依托高校科研優勢,為貴陽戰略性新興產業注入‘最強大腦’。”
移步至清清文理樓的招聘會現場,作為2025屆高校畢業生引筑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站,華南理工大學專場延續“政策解讀+崗位推介+現場簽約”立體化引才模式。招聘會現場設置了就業政策咨詢臺,工作人員詳細向高校畢業生解讀貴陽貴安最新人才政策,從就業創業、住房保障、生活補貼等方面,為畢業生們送上誠意滿滿的“政策大禮包”。
華南理工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大二學生趙心雨表示,“現場有很多崗位適合我們,我很期待畢業后能應聘相關崗位,深入學習。”社會工作專業碩士畢業生陸道潔說,“看到很多貴州企業來招聘,有一些合適的崗位,我和招聘面試官進行了交流,希望能有面試機會,也希望高校畢業生能有更多就業機會。”貴陽中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馬雨稱,“這個平臺促進了校企合作,加強了我們與學生的聯系,投遞的簡歷中有很多專業匹配我們的崗位。”
據了解,本次高校畢業生引筑系列活動崗位涵蓋大數據、新型工業化、教育科技等多個行業,通過精準對接高校資源、釋放政策紅利、展現城市潛力,為“強省會”筑牢人才支撐,用“真金白銀”的政策、“真心實意”的服務,打造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的夢想舞臺。
記者/于菁菁 黃於勤
編輯/祝冉 責編/謝茜 審核/王營 終審/謝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