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作日報
2025年4月29日《焦作日報》A01版
園林讓城市更美好
——寫在全省“兩賽一展”在焦作舉辦之際
月季花開香滿城,魅力焦作迎盛會。
4月29日,河南省花藝環境設計師、盆景師職業技能競賽暨河南省(焦作)盆景藝術展(簡稱“兩賽一展”)在我市開幕。全省優秀園林匠人齊聚我市“大比武”,全省精品盆景作品匯聚我市展風采。
2025年河南省盆景藝術展在焦作市舉辦。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吉亞南 攝
“這是省委、省政府對焦作園林建設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焦作園林以展賽為媒擦亮盆景品牌,助力美好城市建設的一次成功實踐。”市園林綠化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美好城市建設”三年行動,焦作園林交上精彩答卷:構建城市公園體系,為美好城市厚植生態底色;叫響焦作盆景名片,為美好城市增添藝術魅力;推動園林服務提質,為美好城市奏響和諧之曲。
構建城市公園體系——
為美好城市厚植生態底色
“春風十里,不如麥田里有你!”“嗨!麥田!”……近日,我市中心城區首個農業主題公園——占地近2000畝的“都市·麥田里”開園,景墻、LOGO給農田增添詩情畫意、浪漫情懷。
都市.麥田里農業主題公園。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夢夢 攝
“農田成了詩與遠方!”來此散步的市民吳洪勇笑著說。
這是在城市空間受限,擴綠、興綠越來越難的背景下,我市善于探索的結果——在符合國家土地利用及耕地保護政策的前提下,讓城區農田與城市形象有機融合。
同時,我市在公園提質上求突破,改造五孔橋游園;在“小空間”上求“大作為”,建設“口袋公園”。去年,我市建成開放10個“口袋公園”,新增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今年將新建不少于25個“口袋公園”,為群眾打造“10分鐘健身圈”。
建設美好城市,構建城市公園體系,除了以上“看得見”的變化,更有背后默默地努力——
規劃先行,綠色引領。堅持保護和改善城市自然環境、保持城市生態平衡,啟動編制公園城市建設規劃;打造城市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焦作模式”,加緊編制《河南省園林綠化垃圾資源化利用導則》。
精細管理,全面提質。在城區29處綠化帶、邊角地帶、背街小巷增綠93828平方米;在10公里道路綠地補植高桿月季570株、品種月季7.8萬株,為城市添彩。此外,補植綠籬及花卉幼苗40萬株、對24.6萬平方米綠地施肥追肥、對113.5萬平方米綠地進行病蟲害防治……一系列補植、養護持續進行。
以人為本,共享綠色。在開放17處綠地的基礎上,新選定10處綠地開放共享,制訂并印發《焦作市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實施方案》;連續4年開展市花月季贈送活動,讓月季開遍千家萬戶,扮美機關、企業、社區;組織全市129家市直單位栽植1.1萬余株連翹;完善建成區內古樹名木(后備資源)普查鑒定建檔掛牌工作機制,邀請專家對建成區內一、二級古樹進行體檢、巡診;對4條河道碧道建設提出初步謀劃思路。
叫響焦作盆景名片——
為美好城市增添藝術魅力
4月29日至5月6日,河南省(焦作)盆景藝術展在我市太行盆景園舉辦。
市太行盆景園。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吉亞南 攝
太行盆景園地處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大沙河生態公園的核心部分,占地495畝,園內小橋流水,白鷺翩飛,堪稱“縮微版太行生態博物館”。“一步一景!”來焦參賽的外地園林匠人在盛贊太行盆景園的同時,更評價焦作盆景“大有可為”!
盆小底蘊深,景微匠心濃。以“立體的畫,無聲的詩”著稱的盆景,反映一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藝術造詣,折射出一個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
“盆景是焦作園林的傳統優勢。全省‘兩賽一展’在焦作舉辦,對叫響‘焦作盆景’品牌、推動河南省文旅新IP‘五花一盆景’中的‘盆景’落戶焦作,有著重要意義。”該負責人說。
焦作盆景為何行?
從1700年前晉朝的園林盆栽,到近代英國福公司在焦作制作盆栽,焦作盆景歷史久;從1995年建成全省第一個專業盆景園,到如今在大沙河畔建成全省領先的大型精品盆景園,焦作盆景“家底厚”;從官方制作盆景、舉辦盆景展,到民間協會、企業團體積極參與,焦作盆景群眾基礎廣。
焦作盆景技藝更是得到國內外廣泛認可。1995年以來,我市園林部門的技術標兵在全國各類盆景展覽大賽中累計榮獲一等獎18個、二等獎和三等獎42個。盆景文化、草木資源和人才技術基礎深厚,為品牌打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焦作盆景咋發展?
以展賽為媒,擦亮焦作盆景品牌;培育盆景產業,建設盆景展示區、培育區、貿易區及配套服務區,搭建展學研銷一體平臺,搶占市場先機,培養“提起盆景就想到焦作”的消費習慣;延伸產業鏈條,以大沙河自然生態軸串聯盆景種植基地、展銷中心與旅游景點,打造城市南部“綠肺”,增強南部城區城市活力和人口黏性,為南北城區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推動園林服務提質——
為美好城市奏響和諧之曲
“沒想到反映后,這么快就落實了。滿足了群眾需求,辦的都是實事!”4月28日,中站區許衡公園,市民王先生指著設置于此的一排乒乓球臺說。
焦作市連續四年舉辦市花月季贈送活動。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吉亞南 攝
群眾的滿意指數有數字為證。“受理熱線訴求1275件,處置數930件、處置率100%,已結案930件、結案率100%,滿意率100%……”去年以來,市園林綠化中心構建的12345熱線辦理反饋機制,奏響美好城市和諧曲。
數字的背后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園林服務質效的具體行動——
回應群眾關切。路燈不亮、游樂設施破損、行道樹遮擋信號燈……該中心注重從“小切口”入手,將群眾反映的“小事”當成大事,解決群眾身邊一批急難愁盼問題。開展公園綠地房屋市政工程質量安全、行道樹安全兩項專項整治,共排查整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9個。
優化涉企服務。幫助移植樹木,解決征云金融廣場項目大門開口問題;遷移和平街貫通項目涉及行道樹……該中心推行“上門辦、現場辦、主動辦、隨時辦、豁免辦、承諾辦、開門辦、規范辦”,全面提升服務效能;先后到北環路道路改造、中站區新園路排水管網、高新區海棠街建設等多個施工現場,辦理涉及“三十工程”服務事項14件、重點項目22件,涉綠服務事項86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園林綠化中心指導下,企業參與園林建設為園林事業高質量發展開新局、譜新篇。如大沙河生態公園以及太行盆景園、都市·麥田里農業主題公園,均由國有企業建設運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0多家園林企業、涉園林業務的大型企業。
風正海闊千帆競,百尺竿頭再攀登。未來,焦作園林將以建設美好城市為抓手,持續為人民群眾創造更高品質的美好環境。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軍 報道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文章版權屬《焦作日報》(微信號: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013
-- 點擊關注 --
總值班:胡培軍 統 籌:王 鵬 梁易凝
責 編:拜利萍 審 核:趙曉曉
編 輯:劉冠宇 校 對:薛 瑩
本報全媒體常年法律顧問:律師呂曉燕 律師朱建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