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區是一片廣袤獨特的大地,孕育出了我國第一大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你心目中的長江源是什么樣的?如果將長江視作一個人,江源段可謂是它的“童年”。它朝氣蓬勃,充滿野性,在荒原上肆意流淌,形成壯觀的辮狀水系。進入通天河高山峽谷,“少年”的它沖撞、切割山體,形成壯美的蛇曲景觀。雖然這里高寒、荒涼,卻不乏生機和魅力,尤其盛產氣勢磅礴的美,吸引著科學家、探險家、生態學者樂此不疲地前往。我們希望通過這組報道為讀者呈現一個多樣、立體的長江源。
特別策劃
長江源:這里盛產氣勢磅礴的美
長江源漂流記
▲在高原上漂流,最大的困難是大風和寒冷。 攝影:鐵丐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漂流逐漸被年輕群體接受并傳播。你想象的漂流是什么樣的?是極富挑戰的白水運動(指在激灘的江河中漂流)?還是漂流在青山綠水間的悠閑享受?而本文作者和攝影師組織了一支漂流“夢之隊”,為您呈現在長江源頭高寒環境下漂流的挑戰和樂趣。
當曲考察記
▲圖中左側水系為沱沱河,右側水系為當曲,兩河交匯后稱通天河。 攝影:鐵丐
關于沱沱河與當曲究竟誰才是長江正源的爭議已持續了三十多年,沱沱河作為長江正源的身份一直被挑戰。近年來,隨著地理信息系統和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向當曲可能才是長江正源。這場爭論承載的不僅是人們對地理意義上“起點”的探索,更代表著對江河認知的不斷更新。
長江源的生命脈動
▲沱沱河、當曲兩河帶著的泥沙在囊極巴隴交匯,慢慢沉淀,形成了沖積三角洲。 攝影:楊欣
長江源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西側為羌塘內陸湖區,西北部為昆侖山脈,南部為唐古拉山,東北側為巴顏喀拉山。這片半封閉的高原上水系縱橫,是藏羚羊、斑頭雁、白唇鹿等眾多野生生物的家園。本文作者常年扎根于長江源,守護源區的生態環境,為您呈現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
長江文化
從蠶紋牙雕小盅到蠶桑新應用
——長江流域蠶桑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南京云錦是中國傳統的絲制工藝品,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圖源:視覺中國
長江流域栽桑養蠶的歷史悠久,絲綢品類繁多,在我國蠶桑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從多個視角揭開長江流域蠶桑起源的神秘面紗,回顧長江流域蠶桑業的發展歷程,為您呈現長江流域數千年來生生不息的蠶桑歷史長卷。
流域映像
長江百草:探尋植物的密碼
▲白芨(左)和常山(右) 供圖:王東云?何廣慶
在眾多的科普繪畫主題中,以植物為主的創作尤為引人入勝。此套繪畫是對長江流域的植物資源以繪畫形式進行記錄。作者通過精細的筆觸和色彩運用,將植物的形態、結構、生長習性等特征直觀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得復雜的植物學知識變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大壩認知
現代創新技術與水利水電工程
▲白鶴灘大壩全景??攝影:王光浩
記憶
沃土公安:悠悠兩千載
▲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湖北中南部沖積出富饒的江漢平原,荊州市的公安縣便位于平原的腹地。 攝影:谷少海
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公安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屬古楚國腹地,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這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屬典型的魚米之鄉,同時也是一塊僻遠而沉寂的土地,保持著天然本真的色彩和自古以來的質樸風貌。
水文化之旅
重慶焦石三壩:
因水利而興的喀斯特平壩
▲從空中鳥瞰重慶市涪陵區的羅云壩 攝影:馮亦龍
重慶市涪陵區焦石片區地處喀斯特山區,是一片石灰巖遍布、嚴重缺水的地帶,其中分布著“焦石三壩”——干龍壩、羅云壩和焦石壩,是由山間河流沖積形成的平壩地帶。當地人自古以來因勢利導,通過興修各種水利設施,讓壩場成為肥沃的農田。
江河美文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宋代?馬世昌?《櫻桃黃雀》? 圖源:臺北故宮博物院
世間花木眾多,為何櫻桃和芭蕉備受古人青眼,又不乏同列文中的現象?原來,它們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深遠,恰好關聯著入世和出世的兩種人生態度。
味道
三溪寺外食春記
▲兒時記憶 AI生成:黎明
真視聽
我心中,萬物生
《半壺紗》?2016年
劉珂矣
百慕文化?
《幸得諸君慰平生》?2022
故園風雨前?著
四川文藝出版社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 2019
[美] 約翰·史崔勒基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現代神經科學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并非一臺客觀的攝像機,能夠冷靜、全面地記錄下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事件和細節。相反,漫長的進化讓我們的大腦學會了只關注那些與自我相關的事件、細節和情緒,而將生活的細節忽略。當我們步履匆忙,就不會記得早上出門時碰到的第一個人的樣貌和穿著,也不會記得路邊的玉蘭樹究竟開了幾朵花 ...... 只有慢一點、靜一點,那些平平無奇的“背景音”才會進入到我們的內心,萬物輪回的聲音才能在我們的心中悄然滋長。
“中國三峽雜志”微信公眾號
歡迎訂閱:郵發代號38-383
立足三峽,關注人類家園
報道河流地理與水文化
責編:康靜 周伊萌
美術指導:崔瑋
美編:程曉新
校對:段海英
審核:任 紅
來源:《中國三峽》雜志 2025年第4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