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有伴成長
讓每個孩子成為
地球小守護者
“廢棄物與生命” 低幼版教師共修營
2025 年 4 月 ,一場專為幼兒設計的 “廢棄物與生命” 低幼版教師共修營在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賽罕區(qū)實驗幼兒園展開。在“廢棄物與生命”課程設計師山竹(許愛靖)老師、自然之友垃圾減量項目主任蓮蓬(孫敬華)老師、友伴PeerCare的曹蕾老師的帶領下,30名幼兒園老師和管理者經(jīng)歷了三天的零廢棄專題的沉浸式學習。我們一起通過故事、游戲、實踐與共創(chuàng),共同解鎖 “如何讓零廢棄理念走進 3-6 歲孩子的世界”。這不僅是一場教育方法的研習,更是一次關于 “連結” 的深度體驗。 當我們對垃圾從選擇“眼不見為凈”到“身體力行”,教育者就為孩子們搭建一座通往可持續(xù)未來的橋梁。
用游戲,為孩子搭建
一座聯(lián)結自然的橋梁
你選擇帶領孩子打開《還是一團糟》,狐貍的垃圾困境讓孩子們驚呼 “原來亂扔垃圾會闖禍!”;當你和孩子一起拿起生活中被回收再利用的瓶瓶罐罐嘗試玩一段即興音樂的時候,是孩子們對環(huán)保認知生根的開始。當老師們在 “認祖歸宗” 游戲中摸到紙張說 “這是大樹變的”,在 “廚余魔法師” 課上發(fā)現(xiàn)蚯蚓能把果皮變肥料,他們終于懂得:垃圾不是 “消失的怪物”,而是 “換了個地方存在的自然饋贈”。這種 “物我相連” 的認知,讓環(huán)保從 “道理” 變成 “心疼”——“媽媽,我們別扔舊毛巾了,它可以給小花擦葉子呀!”
老師們的三個零廢棄共創(chuàng)項目:
把幼兒園變成環(huán)保實驗室
1
“寶藏循環(huán)角”:讓廢舊辦公用品
變身魔法材料庫
尋寶行動:在教室角落放上 “魔法寶箱”,短鉛筆、舊信封、破損文件夾紛紛 “入庫”,孩子們用圖畫記錄 “寶藏檔案”:“這支短鉛筆還能畫 10 幅畫!”
分類魔法:按 “紙類 / 金屬 / 塑料” 給寶藏分類,順便學會數(shù)學分類;頭腦風暴 “舊物新用”,過期日歷變手工書、回形針串成風鈴,原來 “垃圾減量” 等于 “創(chuàng)造力升級”!
循環(huán)共享:作品擺滿 “寶藏角”,每周五 “寶藏交換日”,孩子們用自己做的 “信封小船” 換同伴的 “彩虹鉛筆”,笑著說:“你的舊物,我的新寶!”
2
“牛仔的奇妙旅程”:
舊衣服的情感重生
家庭聯(lián)動:發(fā)起 “牛仔寶藏征集令”,收集穿小的牛仔褲、破洞外套,孩子們指著褲子說:“這是我兩歲穿的,現(xiàn)在給弟弟做書包!”
創(chuàng)意改造:3 歲寶寶剪口袋做鑰匙包,5 歲孩子用褲腿縫迷你書包(還保留著原來的腰帶!),破損處貼上星星布貼,舊衣秒變 “限量款”。
禮物傳遞:把改造好的筆袋送給好朋友,附上親手畫的卡片:“用我媽媽的舊褲子做的,希望你喜歡!” 原來重復利用,是讓物品帶著愛繼續(xù)流動。
3
“無塑用餐小天地”:
三餐里的環(huán)保實踐課
問題發(fā)現(xiàn):統(tǒng)計一周塑料勺使用量,貼上 “塑料大樹”:“25→20→15…… 我們在讓地球少生病!”
材料探索:摸竹勺的粗糙、聞木盤的清香,對比塑料勺的滑膩,孩子們自主選擇:“我要帶魔法木勺,它不會傷害小海龜!”
儀式感養(yǎng)成:裝飾專屬餐具(給竹勺畫笑臉、給瓷碗補缺口成小魚),記錄 “無塑用餐天數(shù)”,集滿 10 天就能去戶外野餐 ——“今天你帶環(huán)保餐具了嗎?我們的綠色紀錄又加 1 啦!
學員成長:
從 “教案執(zhí)行者” 到 “理念播種者”
許多老師發(fā)現(xiàn),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變了:喝牛奶時會自覺清洗利樂盒,收快遞時想著 “紙箱能做什么”,甚至在公園看見落葉也會撿回教室做堆肥。“原來我們首先要成為‘會生活’的人,才能帶孩子看見生活里的環(huán)保密碼。” 一位學員在筆記里寫道。
讓低齡版《廢棄物與生命》,
成為你培育綠色公民的魔法棒
螺旋式設計:從 “垃圾去哪兒”(認知)→“3R 魔法”(方法)→“大家一起零廢棄”(行動),符合孩子從感知到實踐的成長規(guī)律;
彈性化實施:每個課時都有 2 選 1、3 選 1 方案,無論是小班的簡單分類游戲,還是大班的堆肥實踐,都能找到合適的打開方式;
跨場景融合:教室、廚房、家庭、社區(qū)全場景覆蓋,讓環(huán)保教育從課堂延伸到生活的每個角落。
友伴PeerCare是上海未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對外品牌名稱。
我們致力于通過培育關心能力,來推動人與地球上其他生命的和諧共存。
我們相信,深度的聯(lián)結可以為“人和地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Xin可能。
我們的核心工作是:圍繞個人內(nèi)在發(fā)展目標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依托“同伴學習、設計思維、心智發(fā)展理論”方法論,開展“關心”教育的課程研發(fā)和教育者社群建設工作。
我們持續(xù)探索跨組織對話、合作、共創(chuàng)和成果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