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7日,加拿大總理卡尼在投票前最后的競選活動中表示,美利堅合眾國已經“名存實亡”。據央視新聞報道,初步統計顯示,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當地時間4月28日舉行的聯邦眾議院選舉中獲勝,將組成少數政府。
作為一個此前從來沒有選舉經驗的“政治素人”,卡尼在短短幾十天內挽救了支持率跌落谷底的自由黨,主要在于他對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態度。參考消息援引一份民調數據顯示,目前約半數加拿大人將美國視為“敵對勢力”。
4月28日,卡尼參加選舉慶祝活動(圖據視覺中國)
逆風翻盤
加現任執政黨再贏眾議院選舉
加拿大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于4月28日舉行,選民將選出343名聯邦眾議員。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的政黨將成為執政黨,其黨首將出任總理。
據加拿大選舉委員會統計,此次選舉注冊選民數超過2850萬,其中約730萬選民已提前投票。預計投票結果于4月29日揭曉。
此次大選是加拿大聯邦眾議院席位由原來的338席增至343席后的首次大選。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國挑起貿易戰,并多次公開表示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此舉遭到加拿大方面廣泛反對,加拿大輿論認為,這可能促使許多加拿大選民將選票投給被認為最有能力應對特朗普的政黨。
特朗普被指令加拿大選民“空前團結”(資料圖)
加拿大最近的五次聯邦大選中,保守黨勝了前兩次,后三次均為自由黨勝出,此次大選也將是這兩黨之間的對決。從民意調查數據看,自由黨從年初大幅落后保守黨20個百分點反轉后,持續保持幾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
根據加拿大法律,聯邦眾議院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按正常程序,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應在2025年10月舉行。3月23日,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解散議會并提前舉行聯邦眾議院選舉。
四分之三的受訪者不喜歡特朗普
約半數人將美視為“敵對勢力”
據參考消息報道,福卡爾數據研究公司對加拿大選民的民意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加拿大人不喜歡美國總統特朗普。報道稱,加拿大的選舉已經變成了對特朗普在美國以外政治影響力的考驗。針對特朗普政府的威脅和貿易戰,約半數加拿大人現在將美國視為敵對勢力,這一態度轉變在溫和派及自由黨支持者中尤為顯著。
保守黨候選人普瓦列夫爾曾“勝券在握”(資料圖)
在今年之前,連續在加拿大執政多年的自由黨的民意支持度跌落谷底,被稱為“加拿大特朗普”的保守黨領袖普瓦列夫爾一度領先多達25個百分點。不過,自從卡尼接替特魯多擔任加拿大總理后,如此巨大的差距也很快被自由黨抹平甚至反超。
在加拿大內部,目前的氛圍空前團結,就連魁北克省大批說法語的選民也暫時擱置他們的地方民族主義,站在了團結對抗特朗普的立場上。
據參考消息報道,幾個月來,人們一直預計蒙特利爾和大部分說法語的魁北克省居民會在選舉中支持魁北克集團(一個地區性政黨),并幫助保守黨候選人普瓦列夫爾贏得大選。不過與這種預測不同,民調顯示,自由黨正在奪走的魁北克集團的選票。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政治學教授丹尼爾·貝蘭說:“許多魁北克人,包括魁北克民族主義者,都感覺他們需要同加拿大其他地方聯手反抗特朗普。”
在大多數聯邦選舉中,魁北克人往往非常重視地方權益和保護法語,而該省在加拿大政壇有很大的影響力,是選區第二多的省。但這些傳統的議題已經讓位于關稅戰。美國對進口的加拿大鋼鐵和鋁征收25%高額關稅已經影響了魁北克的出口驅動型經濟,而鋁是魁北克最大的工業門類之一。
報道還表示,對于部分渴望獨立的魁北克人來說,特朗普的言論更加激怒他們。一旦美國吞并加拿大,魁北克獨特的法語文化只會比現在面臨更大的危險。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綜合參考消息、環球時報、央視新聞
編輯 郭莊 責編 官莉
延伸閱讀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28日深夜,加拿大聯邦眾議院選舉的初步結果出爐,由馬克·卡尼帶領的自由黨在選舉中獲勝。
數據顯示,自由黨獲得了最多的席位數,為163席(由于計票結果需要重新審核,因此各黨所獲席位數量在目前階段會有微調),由于沒有達到絕對多數,加拿大媒體預計自由黨暫時無法獨立組閣。盡管如此,馬克·卡尼預計仍將作為新任總理領導加拿大的下一個四年。
卡尼及夫人觀看大選開票直播
自由黨支持者慶祝
此次大選是加拿大聯邦眾議院席位由原來的338席增至343席后的首次大選,注冊選民數超過2850萬。根據加拿大法律,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的政黨將成為執政黨,其黨首將出任總理。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多國挑起貿易戰,并多次公開表示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就在4月28日加拿大聯邦眾議院選舉當天,特朗普還再提“吞并”加拿大一事,鼓動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圖為特朗普發文截圖
特朗普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稱,加拿大選民應選出“一個有力量和智慧的人”,只要加拿大成為美國“珍愛的第51個州”,就可將加拿大稅率減半,將加拿大軍力“免費提升至世界之巔”,讓加拿大“汽車、鋼鐵、鋁、木材、能源及其他產業規模翻兩番,且零關稅”。
身為自由黨黨首的卡尼生于1965年,曾擔任加拿大央行和英國央行行長。除了強調處理經濟問題的經驗使他成為“與特朗普打交道的最佳人選”外,卡尼還多次在競選活動上表示“加拿大和美國的傳統關系已經結束”。
根據加拿大法律,聯邦眾議院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按正常程序,第45屆聯邦眾議院選舉應在今年10月舉行。但3月23日,剛剛接任辭職的特魯多成為加拿大新總理的卡尼宣布解散議會并提前舉行聯邦眾議院選舉。
特朗普“神助攻”
加拿大自由黨“逆襲”
據新華社報道,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政治學教授丹尼爾·貝蘭說,對自由黨而言,這是一次“戲劇性的逆襲”。
自由黨籍的交通部長克里斯蒂婭·弗里蘭告訴加拿大電視網(CTV):“去年12月時,所有人都認為自由黨沒戲了,但今晚(的結果顯示),很明顯我們將組建新政府。”
加拿大安格斯·里德研究所所長莎奇·庫爾告訴路透社,自由黨獲勝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除了保守黨,選誰都行”;二是特朗普關稅;三是特魯多下臺。
加拿大前總理、自由黨前黨首特魯多執政時期,被輿論批評將自由黨帶回“政治荒野”。在他任內,自由黨支持率長期低于反對黨保守黨。自由黨在今年年初的民意調查中支持率落后保守黨20個百分點,保守黨則“磨刀霍霍”,期待在大選之年重掌政權。
令人意外的是,特朗普發動充滿霸凌意味的“關稅戰”并屢屢挑釁加拿大主權,讓加拿大人的關注點從近十年自由黨的執政表現轉移到如何應對“特朗普2.0”版本的南方近鄰。加拿大主流民意認為,相較于保守黨,卡尼領導的自由黨更可能延續強硬回應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在勝選演講中,卡尼強調加拿大在面臨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威脅時保持團結的重要性。他重申,加拿大和美國之間自二戰以來形成的互利關系已終結。“我們已經從美國背叛的震驚中緩過神來,但我們絕不應忘記其中的教訓。”
“美國覬覦我們的土地、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水資源,甚至是我們的國家。”卡尼說,“這些可不是無足輕重的威脅。特朗普總統試圖擊垮我們,從而美國能夠占有我們。但這永遠都不會發生。”
加拿大民眾:希望政府在關稅上保持對美強硬立場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問一名選民,本屆選舉有何特別之處,他直截了當地回答:“特朗普。”
美聯社評述,自1988年以來,對外政策從未像現在這樣在加拿大大選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且,頗具諷刺意味的是,1988年大選的主要議題是關于加拿大與美國的自由貿易。
據央視新聞報道,很多加拿大民眾表示,希望新政府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在對美關稅方面保持強硬立場,維護加拿大的利益。
圖為受訪的加拿大選民
加拿大選民 韋伯恩:我對未來政府的希望是,首先,它不是一個保守的政府,能夠幫助加拿大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減少省際貿易壁壘,不應該存在任何壁壘,并且保持對民眾的關注,比如關心工作受到影響的民眾。
加拿大選民 奧姆克爾:我們的新政府應該把加拿大人放在首位,當然,要利用更多的資源,如果這意味著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與歐洲、中國、日本或其他新興市場建立伙伴關系,我們的政府需要在貿易和關稅方面保持強硬態度,維護加拿大的利益,保護加拿大家庭。
總臺記者 張森:在美國貿易戰和主權威脅之下,這一屆聯邦大選不僅僅是政府換屆那么簡單,新一屆政府將面臨如何調整加拿大的貿易結構、調整加拿大的經濟發展方式乃至保護加拿大主權等多重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