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漢4月29日電 (記者 梁婷)全國首個電影級數字文物VR體驗項目《穿越青銅紀》29日在湖北省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以VR大空間技術重現“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背后的故事,通過沉浸式互動,讓歷史“觸手可及”。
在湖北省博物館VR劇場,觀眾戴上VR頭顯后,瞬間“穿越”回青銅時代。張暢 攝
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1號墓,歷經兩千多年歲月洗禮,依舊光彩耀目,被稱為“天下第一劍”。今年是越王勾踐劍發現60周年。
《穿越青銅紀》由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市星辰十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武漢兩點十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原創制作。
在湖北省博物館VR劇場1000平方米展廳,觀眾戴上VR頭顯后,瞬間“穿越”回青銅時代。在鑄劍工坊,感受爐火熊熊燃燒;在吳越戰場,聽箭矢呼嘯而過,見證“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壯烈場景;在曾侯乙的宮殿中,聆聽編鐘奏響千年音律。
在湖北省博物館VR劇場,觀眾戴上VR頭顯,體驗“穿越”青銅時代。張暢 攝
“希望能夠用數據炬火,把千年的文物精神傳承下去。”項目總導演王世勇受訪時表示,古代匠人們用盡畢生心血,鍛造出“削金斷發”的寶劍和絕世編鐘,這種偉大的信念在當代顯得尤為可貴。
為讓觀眾在虛擬空間中感受更豐富的細節,項目團隊歷時一年,用7.8億多個模型面,將館藏文物數字化。數十個館藏文物以接近1:1的精細程度復原。
王世勇介紹,如制作越王勾踐劍文物模型時,項目組邀請專家指導討論,通過分析越王勾踐劍劍身“五分銅、一分錫”的鑄造比例,還原越王勾踐劍最初的暗金色彩。曾侯乙編鐘演奏時的音樂,采用原聲采樣,結合特別設計的“曾侯乙調鐘試音”劇情,展現“一鐘雙音”的奧秘。曾在《哪吒之魔童鬧海》中打造“萬妖破鼎”名場面的艾美獎獲獎技術,也被應用在《穿越青銅紀》中,打造氣勢恢宏的爭霸戰場。
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曾攀表示,作為湖北省博物館的“頂流文物”,越王勾踐劍每年吸引數百萬觀眾排隊觀看。VR技術讓觀眾身臨其境體驗文物所處的歷史場景,了解其背后的故事,豐富了感官體驗。(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