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友好醫院的一位肖醫生東窗事發,猶如一塊磚頭扔進了平靜的池塘,牽出了一系列問題,其身后竟然帶出了大批頗具爭議的學生。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董小姐,據說董小姐家境相當不凡,她來自協和的一個名為“4 + 4”的培養項目。
可以這么說,參與這個項目僅需4年就能火速以醫學博士身份畢業,而普通正規培養出來的醫學生歷經“5 + 3 + 3”的漫長過程后,還在是否擁有處方權上苦苦掙扎。
董小姐博士論文僅26頁,堪稱全科奇才,打了多少正規醫學生的臉?
有人說以后找醫生也得查醫生的第一學歷了,就怕給自己看病的醫生現在雖是腫瘤專科醫生,但以前卻是經濟學專業畢業的。這么說大概是受了最近董小姐事件的影響。
董小姐來自協和的“4 + 4”培養項目,其實這個醫學院的項目是完全合規的,并且和國外的培養項目接軌。它要求所有申請者本科必須畢業于國內外頂尖大學,然后憑借出眾的醫學天賦和能力,在4年內攻讀完醫學博士學位,進而進入各大醫院就業,這本身沒什么問題。
但董小姐這類情況卻存在不少疑問。她說自己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可實際上呢,就如同一些打著985高校旗號但實際是在獨立三本學院讀書的學生一樣,她所來自的巴納德學院據說很好申請,和頂級大學壓根兒就沒什么關系呀。
總算是升入了協和醫學院,按說她在這里接受的培養應該是貨真價實的吧。可大家立馬在網上找到了董小姐的博士畢業論文,這篇論文很是蹊蹺。她本人申請的是臨床醫學博士,為何論文寫的卻是醫學影像方面的內容呢?
而且篇幅更是短得驚人,僅有26頁的正文部分就能從國內頂尖醫學院博士畢業了,這讓其他正規培養出來的醫學生情何以堪呀?要知道,博士論文一般都是按照寫書的標準來寫的,打印出來都是厚厚的一本,可她的論文研究內容占比很少,參考文獻卻過多。
難道這個“4 + 4”項目對于不同學生的培養標準是不一樣的嗎?不過這篇論文很快就從知網下架了,后續情況大家也不得而知。在學科方面,除了醫學影像和臨床醫學,董小姐涉及的其他方面簡直就是雜亂無章的程度了。
害人的并不是“半路出家醫學生”,而是董同學這樣的關系戶
有人總結了他的學業培養路徑,他本來是外籍身份,在美國高中畢業后進入社區大學是最簡單不過的,可是在社區大學他卻因為成績差被退學,隨后轉入了這所相當于國內獨立三本水平的巴納德學院。
后來直接來到協和醫學院的內科讀碩博。作為內科的學生,他卻找了一位骨科領域的大佬為自己指導論文,而畢業論文寫的卻是影像學方面的內容。這時董小姐的學術背景已經橫跨了外科、內科和婦科三大領域。
真是讓人感慨萬分——三本畢業的學生僅用4年時間就"學明白"了醫學界三大難以跨越的領域,那么普通醫學生窮極一生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筆者認為,一些網友因這個“4 + 4”名單而將其他非專業醫學生也牽連進去,這是很不公平的。
筆者相信,這世上有諸多學霸,4年時間足以讓他們在一個領域深入鉆研并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但顯然董小姐并非這類學霸。我們應該調查清楚的是,董小姐是以何種身份獲取了頂級醫學生的光環,像她這樣的情況在以后有沒有可能避免,從而不讓大家對頂尖醫學生失去信心。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