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曉明
馮德英所著的《苦菜花》是紅色文學的經典,書中多次提到的讓抗日軍民恨之入骨的日軍老巢道水城,最后被我解放,守軍予以全殲。道水城的原型就是膠東半島牟平的水道集,與書尾結局一樣,現實中的水道據點,也是被我八路軍攻克。但此戰之激烈殘酷,則遠遠超出書中之描述。
膠東軍區發起秋季攻勢
1944年8、9月間,膠東日軍抽調部分兵力對魯中、濱海一帶進行大“掃蕩”,并加緊破壞根據地,企圖秋季搶糧。為配合魯中、濱海反“掃蕩”,武裝保衛秋收,拔除日偽軍蠶食、掠奪所依靠的支點,開辟反攻基地,膠東八路軍集中了3個主力團和4個軍分區獨立團,加上各區地方武裝,發動了規模空前的秋季戰役攻勢。這次攻勢,采取統一指揮、分區作戰、交錯進行的方式,集中兵力攻敵要害據點,結合政治攻勢,以收打其一點、迫退一片之效。8月8日,膠東軍區向各主力團、基干團和地方武裝發出了戰斗動員令。15日,各部隊按照部署開始向日偽軍發起攻擊。
秋季攻勢共分5個階段進行,在分別以開辟南海區、解放西海大澤山區為中心的第一、第二階段勝利結束后,8月下旬,第三階段作戰在東海區打響。根據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政委林浩的指示,由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賈若瑜與東海軍分區首長劉涌、仲曦東、于得水指揮主力部隊第16團第3營和東海獨立團及地方武裝向盤踞在牟平、文登、文西、榮成等縣的日偽軍發起攻勢,其首選目標就是水道據點。
◆指揮水道戰斗的賈若瑜將軍。
水道據點,地處牟平城南20余公里,有公路連接直通,是日軍控制膠東昆崳山區的一個支撐點,更是插入我東海抗日根據地中心的一顆釘子。1940年日軍侵占水道后,就開始修筑工事,以后每年都要進行加固。到1944年時,位于水道村東北面整個據點占地已達1萬平方米,形成了一座四方形的碉堡,圍墻高6米,在其東南角和西北角各修有一座高10多米的4層圓形碉堡,整個防御工事縱深達50米以上,在膠東區日軍諸據點中非常罕見。此外,在水道村和水道西山兩個地方,偽軍建有兩個據點,與日軍據點相互支援,從而構成了以日軍據點為中心的集團碉堡據點,水道因此號稱“鐵打的水道”。常駐水道的日軍有一個分遣隊,偽軍有一個大隊,再加上偽警40余人,總兵力300余人,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這顆鉆心的“釘子”不拔,給我根據地的危害很大。
在我軍發起秋季攻勢時,膠東的日軍兵力已經捉襟見肘。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和日軍集中兵力進行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華北日軍不斷南調,山東駐防部隊以前一直保持在2個師團零3個旅團,到1944年只能保持1個師團零2個旅團(即第59師團、獨立混成第5旅團、獨立步兵第1旅團),因此,越發難以遏制八路軍的發展。當抗戰軍民合力破壞膠東交通大動脈青(島)煙(臺)公路時,日軍深感心驚,絕望漸生,分散駐防的日軍各據點交通斷絕,糧秣、彈藥和醫療器材完全不能補給,哪怕是發生傳染病都只能聽天由命,不得不進行兵力收縮。
◆山東抗日根據地1944年攻勢作戰圖。
水道據點也在其中,這里屬于駐煙臺日軍獨立混成第5旅團第19大隊的防區。該大隊總兵力850余人,編制有4個中隊,第1中隊駐防寨里,第2中隊駐防文登,第3中隊駐防棲霞,第4中隊駐防大辛店。水道據點的日軍是第2中隊的一個小隊,分遣隊指揮官狄野少尉。鑒于八路軍的不斷攻擊,第19大隊指揮官吉山二郎大佐下令各部收縮兵力時,將各小據點交給保安隊(實際等于放棄),退守縣城。只有水道等幾個重要據點舍不得放棄,但又苦于沒有兵力增強其防衛,成了雞肋。在猶豫不決之間,八路軍已經把攻擊的目標對準了水道。
8月中旬,水道據點狄野少尉率領半個小隊日軍和部分偽軍,從水道出發,試圖打通到煙臺的道路。眼看已經走到煙臺附近,忽然遭到八路軍的伏擊。混戰之中,狄野少尉等日軍官兵10余人被擊斃,另有多人受傷,1人被俘,偽軍則被擊潰。與此同時,水道到第2中隊所在地文登的道路,也被徹底切斷。吉山大佐終于明白,水道必須要放棄了。
戰斗在深夜打響
還沒等到水道日軍尋機撤退,8月24日晚(日軍記載是8月21日晚),八路軍先動手了!22時40分,在賈若瑜的指揮下,八路軍進攻部隊進入水道各自準備進發的陣地。
參加水道攻堅的主力部隊是膠東16團第3營。16團主力用作膠東軍區直接掌握的預備機動力量,單獨把第3營抽出參加水道戰斗。賈若瑜對這個營的戰斗力很熟悉、很放心。該營能征慣戰,此前就參加過1941年11月的回龍山攻堅戰、1942年5月的大夼攻堅戰,積累了一些攻堅戰經驗。為了確保萬一,賈若瑜還把軍區剛成立的炮兵營也帶來了,但他告訴3營,炮兵營只有自己生產的兩門土造步兵炮,還沒有參加過實戰,更談不上步炮協同,只是試驗性的,主要還是依靠步兵獨立作戰。
戰前偵察中,3營各連連長在副營長張超(當時缺營長)的帶領下,在地方同志的配合下,抵近查看了水道據點日軍和偽軍的工事,并進行了火力襲擾,以了解敵人的火力配備,進行了模擬演習,心里有了譜。
16團3營的戰士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炮兵前來支援攻堅,非常興奮。但事與愿違,炮兵營第一次試射時,炮彈擦著敵人的碉堡邊飛了過去。第二炮不僅打空,還因為后座力太強而將火炮的閉鎖機(即炮栓)沖飛。另外一門炮也好不到哪去,炮體都震壞了。沒辦法,只能靠步兵自己了。
23時整,烏云密布的夜空,一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3營擔任主攻的7連和8連同時從東南面和西北面向日軍碉堡展開了對攻突破。炮聲、喊聲、爆炸聲匯成一片。此時,日軍碉堡上的探照燈打開了,照得據點周圍如同白晝,迫擊炮、機關槍、擲彈筒一齊迎面射來。戰斗一展開,8連破壞組在炮兵射擊的同時,以迅速純熟的動作連續爆破,很快炸開敵近20米的第一道鹿砦防御工事,為后續各戰斗組開拓第一個道路。隨即架橋組組長于文朋指揮組員抬著一架雙橋飛速向前,把橋腿往壕溝一插,他說了聲“好”,只聽到“噗”的一聲,第一道壕溝的橋就架好了。這時敵人也以猛烈的火力封鎖我突破口。此時,火力組組長劉江在鹿砦附近占領陣地,指揮8連的3挺機槍,每挺機槍還配備兩三支步槍,以密集火力封鎖住敵碉堡的機槍射擊孔,余下也分別以步槍射擊組封鎖住左右圍墻的射擊孔,火力組還以擲彈筒向圍墻內開炮壓制敵人。但瘋狂成性的敵人冒著我方火力封鎖,仍從碉堡圍墻以及中心炮臺,對我施展密集的火力襲擊。
◆1944年8月,八路軍山東軍區膠東軍區炮兵部隊向水道據點運動。
正當8連在據點西北面冒著敵之火網,緊張地排除防御工事時,主攻東南面碉堡的7連也投入破壞防御工事,步步向敵堡進逼戰斗,吆呼喊殺聲不絕于耳。此時出現了新情況。當16團3營剛投入戰斗時,相距南邊不遠村中的偽軍碉堡,以及西北山上偽軍據點的火力對日軍都有策應,但鎮中那座四方形大碉堡的火力很快停息下來。原來是擔任對付偽軍的東海獨立團1營在鄭珊營長指揮下,在他們進入水道鎮后抓獲一個從碉堡攜著老婆開小差的偽軍班長,他們利用這個偽軍班長回到碉堡內勸說其他偽軍,順利地使據守碉堡的幾十個偽軍放下了武器。我軍提前占領鎮中大碉堡,對攻克水道日軍據點起到了較好的支援作用。
8連在第一道壕溝架橋成功后,破壞組冒著彈雨迅速越過橋去,以連續爆破手段炸開了兩層鐵絲網,前進到接近敵圍墻碉堡的最后一道壕溝。因第二道壕溝在敵堡圍墻槍眼下,而且壕溝中有敵暗堡嚴密監視,利于敵集中火力向下傾瀉。8連一次次上,一次次架橋手被擊傷或犧牲,直到最后連橋腿都被炸斷了,橋還沒有架上。連長江雪山心急如焚,他知道,橋架不上,部隊就無法通過。他首先命令火力集中,對準敵碉堡幾個側射射擊孔和圍墻正面火力點,嚴密封鎖壓住敵火力,而后令架橋組組長于文朋想盡一切辦法把板橋前頭拖過對岸。
于文朋領命帶領最后兩名架橋組戰士將板橋向對岸猛推,并爬到對岸壕邊緊緊抓住橋頭,大喊:“架橋成功!同志們快快通過,勝利就在眼前!”在爆破組迅速通過時,敵暗堡的側射火力和碉堡上的步、機槍和擲彈筒一齊打來,于文朋身中數彈,雙手仍牢牢抱著板橋。同時犧牲的還有8連指導員呂俊,一發炮彈打在他的胯下,下身被炸得血肉模糊。
戰斗進入白熱化,少頃又傳來3營教導員胡丙乙光榮犧牲和副營長張超負傷的消息,一線的7連、8連指戰員都萬分悲憤,發誓一定要為犧牲的戰友報仇!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繼續攻擊中,7連進展順利,連長周德和指導員張海峰率領戰士們動作非常快,在一陣連續猛烈的爆破中,排除鹿砦、鐵絲網,較快地越過壕溝。日軍東南大碉堡底座此前沒有被砌成環堡工事(俗稱“大屁股”),因此他們第一次爆破就獲得成功,炸出一個大洞,突入碉堡內,與固守日軍激戰,一層一層內部爆破,直到將頂層即第4層的鬼子炸飛上天。
相比之下,8連的戰斗就艱難多了,眼看東南角大碉堡被八路軍摧毀,8連面前的西北角大碉堡內的日軍感到末日來臨,狂叫著不顧一切向外猛烈射擊,還從碉堡圍墻上投來冒著濃煙的毒瓦斯彈(即化學催淚彈),以阻擋我軍進攻。頓時,碉堡周圍空氣里飄蕩著刺鼻的辛辣氣味,沖鋒在前的我軍指戰員都睜不開眼,雙目流淚,連聲咳嗽直打噴嚏,甚至窒息或是喘不過氣來。
連長江雪山見到這種情況便大聲喊道:“同志們沉住氣,毒氣擋不住我們前進,快快拿出毛巾來撒上小便捂在口鼻上。爆破組準備爆破,各戰斗組做好準備。”這是很有效的措施,也正因為他們在戰前進行過防毒教育及演習,所以全連指戰員一見敵施放毒氣,都自動拿出毛巾浸了尿,很快這些毒氣便無能為力,暫時的恐慌和咳嗽聲也就止住了。
緊接著,8連爆破組沖到“大屁股”下,第一次爆破用了一包30多斤的炸藥包,只炸出了一個斗大的窟窿,連一個人都沖不進去,而且從里面還伸出了一挺輕機槍狂射。江雪山下令,第二組爆破組上!這時,8連突擊隊沿敵圍墻暫時隱蔽待命,但干部戰士誰都不愿往后,都在向前擠。
硝煙里,爆破組成員孫德太一躍而起,沖上“大屁股”,一手抓住敵炙熱的機槍管,把這挺歪把子拖了出來,又往里猛地搗進一支兩米長碗口粗細的炸藥筒。堡內的日軍嚇得連忙躲閃,在孫德太跳下的瞬間,炸藥筒爆炸了!日軍的大碉堡頂烏煙滾滾,一股烈焰直沖百米上空,霹靂聲巨響,砂石飛濺。碉堡的三分之二向外傾斜,只留下靠里的一段殘垣斷壁,所有日軍守軍都被壓埋在砂石下。“炸得好!沖啊!”我突擊隊蜂擁而上,占領斜塌的碉堡沖進圍墻。非常不幸的是,由于距離敵堡太近,爆炸時,我突擊隊也傷亡10余人,其中當場陣亡6人。
經過奮力拼搏,7連和8連依靠爆破于25日凌晨3時許先后拿下了日軍兩個大碉堡,消滅了水道據點的鬼子主要力量。殘敵十幾人退守據點核心工事,16團3營全部進入據點,將殘敵重重圍住。本來9連一直擔負預備隊,也想上來打一打,但7連和8連都不同意,要求繼續打下去,一鼓作氣徹底將殘敵消滅。鬼子與我瘋狂對抗,第二次施放毒氣,我軍隨即采取防范措施,敵放毒未得逞。我7連、8連各自進行幾次爆破,但殺傷敵效果不明顯,雙方呈膠著狀態。
在反戰同盟政治攻勢也無效的情況下,7連、8連東西夾擊,一個一個地將敵暗堡找到并炸毀,最后把殘敵趕至一個隱蔽在地下的暗洞中,鬼子仍負隅頑抗。這時,8連一個戰士大叫:“連長,鬼子毒我們的毒瓦斯為何不用?”江雪山馬上想到這不失為一種妙法,立即通過營向戰地指揮部請示批準,賈若瑜同意了這個措施,指示敵人不投降就堅決消滅他。
◆1944年8月24日,膠東軍區部隊攻克牟平縣水道據點,殲滅日軍50多人,偽軍兩個中隊。圖為攻克水道據點的戰斗模范手持繳獲的機槍留影。
江雪山隨即命令本連曾獲膠東軍區一級戰斗模范的組長周勇,率領兩名投彈手在火力掩護下,把繳獲來的瓦斯彈拉著一個個投進鬼子躲藏的暗洞。毒瓦斯果然起了效應,只聽暗洞里的鬼子吭吭咳嗽不止,又哇哇亂叫,漸漸聲音變了樣。8連又集中向暗洞里投了幾串手榴彈,如此毒瓦斯加手榴彈的威力殺傷,很快暗洞里沒有了聲息。8連戰士沖進去一看,猬集在暗洞里的十幾個鬼子幾乎全部死光,只剩下一個小胡子軍曹迷瞪著眼做了俘虜。
眼瞅著日軍據點被拔除,水道西山的偽軍據點嚇破了膽,干脆放下武器投降了。25日上午8時,水道攻堅戰勝利結束。“鐵打的水道”完全土崩瓦解,此時的水道上空,陽光燦爛,到處洋溢著勝利的歡呼聲。
尺坎伏擊
在水道據點遭到八路軍攻擊時,守備日軍立即向19步兵大隊發報求援,稱遭到約800名八路軍的圍攻。據點中的偽軍戰斗力很差,真正的日本兵只有不到60人,只得請求大隊緊急增援。
按照八路軍的本意,是既“打城”又“打援”,現在“城”打下來了,“援”還來不來呢?聞聽自己的一個小隊在水道被圍攻,日軍第2中隊中隊長根橋淳中尉當即沖到19大隊指揮部,與吉山大佐大鬧了一場,強烈要求馬上出兵救援。本來打算放棄水道據點的吉山,又改變了主意,決定“無論如何,還是要派出救兵。”于是,一支以大隊部所屬的工兵和步兵炮分隊為主力的援兵百余人被匆忙召集起來,由根橋淳中尉帶隊前去援救水道的日軍。該敵連夜從煙臺趕到了牟平。25日拂曉,會同偽軍保安隊500余人,沿牟(平)水(道)公路南進,行至尺坎北河、北臺東山時,我八路軍早已埋伏在此的東海獨立團2營和牟平獨立營立即出擊,與敵援軍展開激戰。
當時參戰的日軍士兵桑島節郎在其回憶錄《華北戰記》中這樣描述尺坎之戰:“根橋淳中尉率領的部隊走到牟平縣尺坎附近,并未察覺周圍有何異樣。突然之間,埋伏在那里的八路軍大部隊,仿佛從地下冒出來一般,從極近距離向這支日軍發起了狂攻。八路軍用步槍子彈,手榴彈,捷克式機槍的掃射痛擊猝不及防的日軍。接著,乘著日本士兵驚訝錯愕的瞬間,他們挺起上了刺刀的步槍,發起了沖鋒。八路軍這樣兇猛的沖鋒,目的是為了奪取日本兵的三八槍,輕機槍和擲彈筒,一場激烈的白刃戰,就此展開。”
這一仗以有備攻無備,勝負在戰斗開始前就已經定出。桑島回憶道:“八路軍一般作戰中嚴格遵照退避戰法,經常轉移,不和我軍硬拼。但在伏擊戰這樣的場合,只要判斷必勝的戰斗,必定一氣呵成決出勝負。他們使用速戰、速決、速退的三速戰術,迎擊、側擊、追擊的三擊戰術,運用純熟,如臂使指。決戰中只要對手出現混亂就決定了勝負,為了讓對手沒有回旋余地,近戰、白刃戰就成了八路軍的選擇。”
600多八路軍挺著刺刀大喊著沖上來,沒多少戰斗力的偽軍保安隊馬上就潰散了。剩下的100余日軍硬著頭皮迎了上來。1944年作為華北治安守備力量的日軍野戰能力跟以往真是不可同日而語,沒幾個回合,日軍就被刺倒了30人。看到副手淺野中尉被八路軍刺死,這一回大言不丟棄袍澤的根橋淳中尉也不敢戀戰了,帶領殘余日軍奪路而逃。在回去路上,又踏響了區中隊和民兵埋設的地雷,汽車被炸毀,死傷慘重。
戰斗影響
水道戰斗,八路軍取得全勝,不僅拔除了楔入我東海區腹地的一顆“釘子”,還帶動了連鎖勝利。在水道攻堅與尺坎伏擊的聲威下,日偽軍十分恐慌,水道周邊的一些據點,如玉林店、集后、高陵等,在東海我軍進逼下,望風披靡,紛紛投降或逃跑。牟平境內僅剩下一座孤零零的縣城,余無敵蹤。文登縣城也于8月30日光復。9月2日,八路軍解放榮成縣城,迫使偽軍滕品三部600余人反正。威海衛周圍20余個據點被八路軍4天內拔光,我文、榮、牟根據地連成了一片。膠東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后來曾評價說:“水道戰斗的勝利,起到了‘打一點,跑一面’的效果,大大改善了東海抗戰局勢。”
水道戰斗后,日軍第19大隊在八路軍攻勢壓力下,8月下旬放棄了寨里據點,9月從文登撤退,11月從棲霞撤退,1945年3月又從大辛店撤退,原有的守備區全部落入八路軍手中。圍繞著水道的一連串敗仗,是第19大隊1938年成立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戰斗。
◆《大眾報》“號外”關于攻克水道據點的報道。
關于這次戰斗的敵我傷亡情況,水道攻堅戰,擊斃日軍54人,俘虜2人(其中一人跑到玉林店,被投降偽軍獻出),斃俘偽軍200余名,繳獲輕重機槍13挺,步槍100余支,擲彈筒4個,迫擊炮1門,電臺1部及大量物資。八路軍損失也不小,特別是主攻的16團3營,傷亡103人。尺坎伏擊戰,殲滅日軍40余人,偽軍100余人,我方損失未查出。日兵桑島節郎則回憶稱水道據點戰斗日軍被擊斃30人,被俘7人,逃出1人,與我方記載有些出入。
參加水道攻堅戰斗,付出重大犧牲的膠東八路軍第16團3營,后來沿革為廣州軍區陸軍第41集團軍著名的“塔山英雄團”之第1營。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中,“華南游擊隊”英模部隊方隊中的兩面榮譽旗:“鐵七連”和“鋼八連”,正是16團7連和8連兩個英雄連。軍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無上榮光照耀著這支抗日勁旅,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而浴血奮戰的先輩,永遠受到世人的敬仰。
本文為《黨史博采》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