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穎,快!跳到‘Rocket’!下一個字母是‘O’!”課間鈴聲剛響,黃山市黃山區仙源中心學校的操場上瞬間沸騰。一群孩子像“人形彈跳球”一樣,在畫滿彩色字母的地面方格間蹦跶,邊跳邊喊英語單詞,笑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這可不是普通的課間打鬧,而是學校精心設計的“火箭字母大跳躍”游戲——跳著格子學英語,玩著玩著竟把單詞記熟了!
在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備受關注的當下,黃山區教育系統探索新路徑,通過挖掘傳統游戲的文化與健身價值,結合“雙減”政策要求,打造出“寓教于樂、體教融合”的校園育人新模式。近日,黃山區仙源中心學校的特色地面游戲實踐成為這一創新理念的生動范本,為全區各校園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仙源中心學校的老師們腦洞大開,把整個校園變成了“游戲樂園”。十大特色地面游戲悄然上線:防溺水安全大冒險里,孩子們化身“安全小衛士”,在闖關中學會自救;精準沙包投擲區成了“手眼協調訓練營”,連最坐不住的孩子也能全神貫注;鋼琴鍵圖案的跳遠墊上,孩子們跟著“音樂節奏”騰空而起,藝術和運動完美碰撞,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各項能力。“以前課間要么追跑打鬧,要么在教室寫作業,現在大家搶著去操場‘闖關’!”五年級學生疏果興奮地說。
除了“玩中學”,游戲更成了校園文化的紐帶。學校將非遺文化與學科知識巧妙融合,開發創建了“軒轅遺韻 智趣蹲行”特色游戲,學生們以躬身前行的方式致敬古老智慧,讓非遺文化在校園中煥發出新的生機;節氣大冒險則帶領學生穿越二十四節氣的時空長廊,將天文歷法、歷史知識融入趣味闖關,在游戲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該校校長黃科偉表示:“‘雙減’不是做減法,而是用創意給成長做加法。孩子笑著學的知識,才能真正入心。”
傳統游戲不僅是文化基因的載體,更是“雙減”背景下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解決方案。下一步,黃山區教育系統將通過政策引導與實踐創新,為青少年構建起充滿樂趣的運動場景,讓文明傳承與體質強基并行,書寫新時代校園育人的精彩篇章。
(崔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