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總客流量約130萬人次,日均客流超10萬人次!
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2025上海車展”)的超高人氣再次證明了汽車消費的火熱。
除了展示新技術、新產品,上海車展也能反映出中國汽車消費的新特點。就在車展開幕前幾天,麥肯錫發布了新一年度的中國汽車消費者調研報告,報告總結出中國汽車消費的幾個主要特征:“價格戰”不如“技術戰”;品牌格局加速重塑,大勢已定;純電補能令人憂,插混/增程受青睞;“技術平權”加速推進,“場景化”應用引領差異化產品打造。這幾個特征也與本屆上海車展呈現出來的特點相一致。
汽車“智能腦”集體覺醒
2025年被行業公認為“智駕元年”,智能化成為本屆上海車展當之無愧的核心主題,無論是自主、新勢力品牌,還是以往在智能化方面有些“落后”的合資、外資品牌,這次都拿出了看家本領。
比亞迪攜“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登場,其自主研發的芯片與算法架構深度融合頭部企業計算平臺,通過3個版本實現10萬~20萬元級車型全覆蓋。此外,仰望U8(參數丨圖片)升級版搭載了最新的駕駛輔助系統,與地平線、商湯等合作的智能座艙系統也首次亮相。
以智能化見長的小鵬汽車此次展示的XNGP 5.0系統,新增匝道博弈通行功能,復雜立交場景通過率提升至98%。
在大眾汽車展臺,包括大眾、奧迪、保時捷等品牌在內,共有超過50款車型亮相,其中,7款全球首發車型中,包含5款新一代智能網聯汽車,吹響了其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智能網聯汽車“集結號”。
奔馳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全球首秀,作為首款搭載MB.OS全新架構和L2++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的奔馳車型,其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實現95%以上中國城市道路輔助駕駛;寶馬與阿里巴巴達成AI領域戰略合作,在AI大語言模型和智能語音交互等領域聯合研發,提升智能語音交互等功能。
蔚來在車展展示了第三代NAD系統,其創新性地將神經擬態芯片與量子計算技術相結合,極大提升了車輛的智能決策能力。面對復雜路況,該系統可在0.1秒內模擬出1000種應對策略,如同為車輛賦予了一個“超級大腦”。在演示場景中,車輛遭遇暴雨天氣,通過對天氣數據、市政管網信息以及實時交通流的綜合分析,能夠自主規劃出規避城市內澇的最佳行駛路線,為駕乘者提供安全保障,也展示了蔚來在智能駕駛領域對復雜環境的深度理解與應對實力。
華為攜盤古大模型3.0融入鴻蒙智行系統驚艷亮相。這一系統不再將車輛單純視為執行命令的工具,而是具備了理解復雜意圖的能力。例如,當用戶提出“送孩子上學途中順便取干洗衣服”這類復合指令時,系統能自動關聯日歷行程、干洗店位置以及實時路況信息,通過智能算法迅速生成最優方案。同時,其摒棄了傳統的人機交互界面,引入腦機接口實現意念級交互體驗,大幅提升交互效率與便捷性,重新定義了人車交互模式,引領智能駕駛交互的新方向。
麥肯錫對中國汽車消費的最新研究表明: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技術的認知進步,無論是對各類輔助功能的接觸情況、使用過相應功能后的滿意度,還是對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期待等,相比前幾年均有所提升。而伴隨智能技術逐步鋪開而興起的“技術平權”浪潮,也將推動“場景化”應用成為車企打造差異化產品的要素。
插混、增程技術憑“全能buff”狂攬流量
電動轉型的大勢如洶涌浪潮,插混、增程技術憑借其兼顧純電駕駛的靜謐與燃油動力的長續駛里程優勢,逐漸成為汽車消費的主流方向。諸多車企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紛紛攜旗下插混/增程新車型,在車展舞臺上各展風采,彰顯出其在新能源轉型浪潮中破局前行的堅定決心與強大實力。
別克攜GL8陸尚插電混動MPV登場,提供3款車型,售價24.99萬至28.99萬元,搭載“真龍”插電混動系統,由1.5T混動發動機與奧特能標準插混電池組成,匹配兩擋DHT電混驅動技術。系統總功率達292kW,總扭矩580N·m,零百加速7.7秒,CLTC純電續駛里程為142km,綜合續駛里程高達1420km,百公里虧電油耗低至6.68升。
新款捷途山海L9也在車展亮相。這款插混中型SUV于4月15日上市,指導價16.49萬~18.39萬元,廠補煥新14.69萬~16.59萬元。搭載1.5T發動機與電機組成的插混系統,匹配2擋DHT變速器,電池容量19.43kWh,CLTC純電續駛里程為108km。
問界M8同樣引人注目,將華為ADS 3.0智駕系統和鴻蒙座艙融入其中,起售價35.98萬元。該車擁有310km的純電續駛里程,綜合續駛里程達1526km,饋電油耗低至6.6L,打破增程車“油老虎”印象。同時下放百萬元級問界M9的智駕硬件,與理想L8競爭,讓更多家庭能體驗高級別輔助駕駛功能。
江淮悍途PHEV首次亮相。作為江淮皮卡旗下首款插電混動皮卡,江淮悍途PHEV采用P2.5+P4超級混動架構,是國內首款搭載4擋級DHT+2.0T混動發動機的車型。外觀保留燃油版特色,有藍標彰顯新能源身份。提供標軸和長軸車型,動力強勁,換擋平順,有多種驅動模式,系統功率380kW,系統扭矩1000N·m,滿油滿電綜合續駛里程超1000km。
長安啟源A07增程版在車展上賺足眼球。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770mm、1840mm、1460mm,軸距達2900mm,車內空間寬敞。增程版搭載1.5L自然吸氣發動機作為增程器,配合高功率驅動電機,系統綜合功率強勁。電池容量可觀,CLTC純電續駛里程可達200km左右,綜合續駛里程超1200km。
深藍S7插混版由1.5T發動機與電機組成插混系統,發動機高效穩定,電機動力輸出迅猛,系統綜合功率達250kW左右,扭矩充足,零百加速成績優秀。配備大容量電池,CLTC純電續駛里程超150km,綜合續駛里程超1100km,在同級車型中優勢明顯。
麥肯錫認為,由于補能體驗存在種種不快,部分純電車主已有意重新用回燃油車,且這部分車主占比有所提高。但與此同時,插混、增程車型由于補能更為便利,并且在緩解里程焦慮等方面存在優勢,其受消費者青睞程度正穩步提高。插混、增程車輛的異軍突起,不僅為中國在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格局中帶來積極影響,也為公共補能網絡的逐步健全與優化爭取了時間。
應用場景細分玩出新高度
面對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車企在產品細分與多元化方面持續發力,這一特點在本屆上海車展表現得尤為明顯。
理想MEGA 2代基于800V平臺打造,不僅支持家庭儲能外放電,最大6.6kW的功率可讓露營模式下空調持續運行48小時,完美契合家庭戶外出行需求;吉利銀河E8親子版后排集成智能兒童座椅,具備體溫監測、防遺忘提醒功能,車頂還配備紫外線消毒燈,為兒童出行安全與健康保駕護航。
在高端豪華與性能車領域,被稱為“十年來最美寶馬”的寶馬Skytop概念車,手動拆卸硬頂敞篷設計搭配4.4T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全球限量50輛發售,售價或高達415萬元,滿足了高端消費者對個性化與極致性能的追求。
此外,坦克品牌攜全系車型陣容亮相,從緊湊型到中大型SUV,從純燃油到新能源,涵蓋潮玩越野代表坦克300、機甲先鋒坦克400、兼具舒適與性能的越野座駕坦克500,以及旗艦豪華越野車型坦克700,打造一站式越野產品體驗,滿足越野愛好者不同需求。
奇瑞在車展中發布了全新一代QQ純電微型車,該車定位為城市通勤利器,專為年輕家庭和城市白領量身打造。車身長、寬、高分別為3720mm、1700mm、1599mm,軸距達2520mm,小巧車身卻有著不錯的內部空間表現。外觀設計靈動可愛,線條圓潤流暢,融入了當下流行的雙色車身設計,提供多種時尚配色方案,十分契合年輕人的審美。動力上,搭載最大功率40kW的永磁/同步單電機,最高車速可達100km/h,匹配磷酸鐵鋰電池,能滿足城市日常通勤以及周邊短途出行需求,且充電便捷,使用成本較低。
本田旗下電動品牌“燁”的中型純電轎跑燁GT也在車展上大放異彩。從外觀來看,溜背式后部車身設計搭配隱藏式車門外拉手、貫穿式尾燈組和電動升降尾部擾流板,科技感與運動感十足。主駕采用以駕駛者為中心的AI沉浸式運動座艙,營造濃厚運動氛圍,激發駕駛激情,讓駕駛者盡享操控樂趣,在兼顧娛樂與駕駛體驗方面做到了出色平衡。
補能“黑科技”大爆發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持續擴大,用戶對補能效率與便利性需求不斷攀升的大背景下,補能技術的革新在車展上同樣備受矚目。
比亞迪展示了其“兆瓦閃充”技術,實測5分鐘補能超350km,采用了高功率充電設備和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為電池快速充電;華為1.5MW方案也不甘示弱,每分鐘可補能20度電,雙槍持續充電電流達2400A,補能效率較傳統快充樁提升近4倍;小鵬G7搭載5C超充電池,僅需12分鐘即可補能80%,800V平臺的普及正推動充電效率實現質的飛躍。
換電模式也有新突破,樂道L90延續蔚來換電體系,3分鐘即可完成電池更換。而且,樂道L90兼容性強,可適配85kWh磷酸鐵鋰以及三元鋰電池,同時還支持超充樁與慢充模式,若選擇充電,官方數據顯示,L90僅需19分鐘就能將電量從10%充至80%,為用戶提供了多樣且高效的補能選擇。
上汽智己L6首發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提升30%,充電10分鐘續駛里程增加400km,展現了固態電池技術在提升續駛與充電速度方面的巨大潛力。
此外,廣汽、吉利等車企展示的氫燃料電池車型,續駛里程超800km,加氫僅需3分鐘,為長途出行和商用車領域的能源解決方案提供了新方向;寶馬i7 M Hydrogen采用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雙動力系統,綜合續駛里程1200km,-40℃也可正常啟動;紅旗L5氫電版自主研制130kW氫燃料堆,續駛里程為1100km,排放僅為純水,進一步推動氫燃料電池技術在高端車型上的應用。
整零聯合出擊 奉上更酷炫的產品
在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展區,參展企業規模和數量較上屆也有顯著增長,博世、均勝電子等世界百強汽車供應商,以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地平線等近百家國內芯片、雷達等企業紛紛亮相。同時,索尼、英特爾、Momenta等近50家國際企業首次參展,充分彰顯了科技企業在汽車智能生態構建中的關鍵作用。
在本屆車展上,“外資車企+本土車企”“中國科技+中國汽車”“外資車企+中國科技”等新合作元素格外搶眼。
在眾多合作案例中,華為與上汽集團的攜手備受矚目。4月16日,在上海舉辦的鴻蒙智行發布會上,華為與上汽集團正式發布“SAIC尚界”品牌。開幕首日,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出席,并邀請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一同登臺,余承東表示,華為和上汽集團一起打造的“尚界”品牌首款車上市后預計銷量會“大爆”,要上汽集團準備好足夠的產能。
高通作為汽車智能化技術創新的重要推動者,在車展期間攜手中國汽車產業伙伴,展示從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數字座艙到車載連接領域的最新合作成果。地平線發布的最強智駕芯片征程6P,最高算力達560TOPS;基于軟硬結合技術全棧打造的城區輔助駕駛系統HSD同步亮相,是國內首個軟硬結合全棧開發的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
Momenta首創的飛輪大模型持續進化,今年下半年將推出基于強化學習的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能在模擬環境中自我成長,安全性有望超人類駕駛。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功能豐富,憑借“無圖”技術打破地域束縛,實現全球覆蓋。同時,Momenta即將推出行業首個前裝量產Robotaxi方案,通過復用量產傳感器和計算單元降低成本,首批車端無人產品預計2025年底進入試運營。車展期間,Momenta與通用別克、一汽豐田等六大品牌達成戰略合作,累計合作量產車型超130款。
此外,三星、黑芝麻等近百家芯片、半導體、雷達、ADAS、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車聯網、高精地圖領軍企業競相展示最新技術和產品,為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2025上海車展這場汽車界的“超級派對”上,從會“思考”的智能汽車,到“閃電”般的補能黑科技,每一項創新都在瘋狂暗示:未來出行,沒有最野,只有更野。車企聯手供應商,不僅及時滿足變化更快的汽車消費需求,更找到了引領汽車消費的密鑰。
文:郝文麗 編輯:黃蓓 版式:劉曉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